中央局12月1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本站
【科研成果】团队三篇成果在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和经济与管理评论发表本站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四川等农业大省;在地区差异层面,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大,超变密度是农业面源污染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分布动态演进规律上,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逐步加重趋势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极化现象。这些结论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王谦,王秋苏.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减贫效应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5).
公共财政是减贫主体中最重要的力量。重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农民增收战,是“十三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2010-2015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和农村贫困人口的面板数据,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作为衡量农村减贫的指标,建立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贫困人口之间的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性,总体上西部边远地区各省市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大于东中部地区,但从各省市减贫效应弹性系数来看,中部内陆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最高的省市远远大于东、西部地区减贫效应最高的省市。国家必须优化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倡导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特点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陈明华,刘玮,刘华军.中国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及交互影响[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7(5): 146-154.
基于2002-2013年城市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VAR脉冲响应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及交互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非均衡态势。(2)五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均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差距且这种差距在逐渐拉大,出现了两极或多极分化现象。(3)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对京津冀、长中游、成渝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效应,京津冀与成渝、长中游与成渝之间具有较强的交互影响效应,京津冀对长中游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效应,成渝对其他城市群则表现出负向影响效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达七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八成,成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支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