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万年史—209】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影响(上)

  • 2023-03-21
  • John Dowson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措施,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支撑。 会议决定,坚持依法合规、保护权益、审慎适度、清单管理,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本站

【人类经济万年史—209】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影响(上)本站

  1914-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从经济方面来看,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激化了各国之间矛盾的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加剧了,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从1870年至1913年的43年中,美国工业增长了8.1 倍,德国工业增长了4.6 倍,法国增长1.9 倍,英国仅增长1.3 倍。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美国工业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870年的23.3%提高到1913年的35.8%。在同时期内,德国工业所占的比重由13.2%提高到15.7%,英国则从31.8%下降至14%,法国从10.3%下降为6.4 %。老牌的英、法帝国主义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对落后,而新兴的美、德帝国主义的经济获得跳跃式的发展,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对比。此外,在这个时期,还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因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也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属二流国家。

  英、美、德、法四大强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同这一时期它们对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占有情况极不相称。经济实力日渐下降的英、法帝国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却比经济实力日益上升的美、德帝国主义国家多得多。1914年,英国占有的殖民地达3350万平方公里,法国1060万平方公里,而德国仅有殖民地290 万平方公里,美国也只有30万平方公里。于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起来。在这个时期,德国和英国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以它们为盟主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进行激烈的争夺,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交战国为了适应掠夺性战争的需要,都竭力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实行国有化,并把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使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这成为战时各国经济的显著特点。

  如战争的发动者德国,于1914年8 月成立 战时工业委员会,负责分配军事订货和原料供应,掌管整个军需工厂。当月又建立了 战时原料管理处 ,负责控制全德原料、规定最高价格、分配原料和开发替代品。该处下设59个军需公司,控制近300 种原料。1916年5 月成立了 战时食物管理局 ,负责管制食品供应。8 月,德国政府制定了使德国经济进一步军事化的计划,即所谓的 兴登堡纲领 ,并于11月成立了 最高战争局 ,负责实施纲领,加强对生产过程和工业结构的直接调节和干预。12月建立了 工厂合并常务委员会 ,负责关闭无效率的企业。 兴登堡纲领 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动员全部劳动力投入掠夺性战争。根据该纲领,德国政府于1916年12月实施了所谓的 爱国辅助服务法令 ,规定从17岁至60岁的男子,均有义务从事与战争经济有关的各种劳役,同时该法令还限制劳动力流动。这样,就保证了军需垄断企业的劳动力供应。到1918年,军需工业所雇佣的人数,比1913年增加了44%,与军需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化学工业所雇佣的人数增加了170%。

  作为主要交战国的英国,为了应付战争,也采取了国家管制和调节经济的严厉措施。1915年3 月,议会通过了 国防法令 ,授予政府全面管制国民经济的权力。政府设立了总管各部门的部和局,如军需部、航运部、食品部、封锁部以及战争局、农业局、商业局等。通过这些机构,国家掌握了原料、劳力、资金分配、生产安排、价格制定及进出口贸易等。1915年7 月,议会又通过了 军需品法案 ,对劳动力和企业实行严格控制。该法实施仅半年,被管制的企业就达到2000家。到1916年,直接从事军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46%。1918年,接受国家军事订货的企业为2 万余家。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管制。1916年10月,美国政府设立了国防委员会,负责研究战时问题,建立国防所需的各种机构。附设的顾问委员会的7 名成员,由总统任命,分别充任、运输、劳工等部门的顾问。1917年7 月,国防委员会建立了 战时工业局 ,负责对工业生产和分配的各个关键环节的全面管制,包括从制订计划、原料分配、生产调节、物价管理,到盟国采购及资源保护等等。同时,为了支持战争,国会还于1917年8月,通过了 食品与燃料管制法令 ,建立了 食品管理局 和 燃料管理局.此外,在农业方面,成立 美国粮食公司 来统一收购粮食,以保障供给。在对外贸易方面,通过 战时贸易局 控制全部对外贸易。在信贷方面,成立 战时金融公司 ,负责向 那些为进行战争所必需的或对战争起重要作用的工业部门和企业 。

  为了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美国政府在参战前的1916年9 月就已成立 美国航运局 ,对商船实行管制,并于1917年4 月建立应急船队公司,负责建造商船。当月还成立了 战时铁路局 ,从1918年1 月开始接管铁路。同年8 月,政府又接管了全国的电报和电话系统。

  美国政府为了争取劳工支持战争,保证战时经济稳定,1918年4 月成立了战时劳工局。该局由劳资双方各5 名代表和2 名公众代表组成,负责受理劳资纠纷案件。该机构在战争中受理了大约1500起案件。由于该局的支持,劳工获得了参加自己选择的工会的权利,以及不因参加工会活动而被解雇的权利。但对于反战的工会组织,如世界产业工人工会联合会,美国政府则采取打击和的政策。

  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通过这些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机构中有不少垄断组织的董事、经理或其他代理人。如德国的 战时工业委员会 ,由政府代表和大垄断资本家共同主持; 战时原料管理处 ,先后曾由德国电气总公司经理拉特瑙和钢铁大王斯汀尼斯的代理人把持,还有德国垄断资本家组织 军人商协会 的代表参加。该处下设的军需公司均由私人资本经营,政府派代表参加。又如,美国国防委员会的顾问委员会,其7 名成员中有4 名是大公司的董事长、董事或银行家,他们分别是: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公司董事长丹尼尔.威拉德;底特律赫德森汽车公司董事长霍华德.E .科芬;纽约银行家伯纳德.M .巴鲁克(兼任 战时工业局 局长);西尔斯- 罗巴克公司董事长朱利叶斯.罗西沃尔德。法国的军备部长路易.卢舍尔是个大商;法国政府金属委员会的负责人是冶金业辛迪加冶金工业公会一家银行的董事,等等。他们利用这些机构为垄断资本服务,使垄断资本家在战争期间大发横财。

  在英国,当1914年8 月5 日战争爆发时,政府首先接管了整个铁路系统,交由新设立的行政委员会集中管理。该委员会是由12个主要铁路公司的总经理组成的。1916年底又取得了南威尔士的煤矿,1917年接管了其余所有煤炭工业企业、面粉厂、铁矿以及几乎全部运河。许多工厂企业被接管后从事军需品生产,但仍由原主经营管理。在战争期间,英国政府直接投资新建的军事企业,除最大的企业外,一般也交由垄断组织经营管理。战时,政府还同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了英国染料有限公司,拥有该公司半数股本。

  美国政府于1918年1 月开始接管铁路,并保证在铁路国营期间,给予各铁路公司1917年6 月前的年度平均收入。到1920年将铁路归还私人时,政府所花费的经营费用达数亿美元。战时,政府拨款30亿美元建造商船;还投资3750万美元,兴建了150 套炼焦装置,而将其中1670万美元无偿拨予垄断组织。

  法国政府在战争期间,全力扶植军事工业,并大量拨款新建和扩建兵工厂,军工部门获得空前发展。1914年前从事军工生产的工人为5.05万人,到1918年增至16.5万人,其中,国家军工厂的工人为29.5万人,占该部门工人总数的18%。

  再次,各国政府采取巨款补贴、优惠和预付订货款等办法帮助垄断组织。例如,法国政府给予垄断资本,为其扩建老厂或建立新厂提供资本。大商卢舍尔的电气照明公司,从1914年7 月至10月获得了670 多万法郎的订货预付款;安德烈.雪铁龙于1915年2 月获得600 万法郎的;同年3 月,路易.雷诺获得348 万法郎、德洛内- 贝勒维尔获得730 万法郎的。更有甚者,如theSociét édes ForcesMotricesetUsines de IAvre,从1915年1 月至9 月共获得1807万法郎的巨额。利率特别优惠,而且归还期限可长达10年之久。又如,冶金业辛迪加冶金工业公会,也是由政府通过和订货合同预付款提供资本的。

  此外,战时各国普遍实行强迫企业合并或强制实行卡特尔的政策,使许多局外 (没有参加卡特尔的)中小企业被垄断组织吞并或控制。

  战争期间,私人垄断资本通过上述种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获取了巨额利润,德国的康采恩克虏伯,战时3 年的平均利润比战前3 年的平均利润增加了一倍多。法国垄断组织冶金工业公会的成员,如佛密纳钢铁厂的利润,从1915年的290 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1950万法郎;塔尔纳索特炼钢厂的利润,由1914年的74.5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471 万法郎;阿弗尔钢丝厂的利润,由1914年的395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912 万法郎。而战时的军备部长卢舍尔原来所在的公司,仅在1918年3 月份一个月中,就赚取利润200 万法郎。法事工业企业的利润则更加丰厚,如制造机枪的豪契吉斯公司,在战时两年半期间获纯利6500万法郎;克雷梭公司在1915至1916年的两年内共获纯利2.61亿法郎。英国的康采恩维克斯公司的资产,由1914年的1800万英镑增至1919年的4250万英镑;英伊石油公司的纯利,在1914至1918年期间,由近26700 英镑增至109 万英镑。美国大垄断资本的利润也迅速增加,一般都在2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0 %或更多;48家最大的托拉斯,在1916年一年就获得将近9.65亿美元的利润,即比战前3 年的平均利润多6.6 亿美元。

  与垄断资本获得巨额利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要交战国人民生活的普遍恶化。战争期间,交战各国的直接军事开支,按当年价格计算,高达2085亿美元。其中,主要交战国德国占470 亿美元,英国438 亿美元,美国362 亿美元,法国282 亿美元,163 亿美元,意大利147 亿美元,奥匈帝国134 亿美元。在战争费用的强大压力下,各主要交战国政府采用滥发纸币、提高捐税、增发国债的财政金融手段,把战争费用的重担转嫁到广大人民头上。战时货币贬值,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德国工人实际工资下降了1 /2 ,法国2 /3 ,美国1 /4 以上,英国24%。莫斯科工人战时的名义工资增加90%,而生活费用却上涨了4-5倍。同时,普遍延长工时,提高劳动强度。战时,各国人民税收负担加重。如英国,平均每人负担的税款,由1913年的5.4 英镑增至1918年的19英镑;美国平均每人负担的税额,由1914年的3.84美元增至1920年的51美元。各国还通过增发公债掠夺人民。如德国政府在战时发行了9 次公债,总额约为620 亿马克(按1914年不变价格计算),大多不予偿还。战时食物、衣着等消费品不足,实行限量配给等使各国人民生活普遍恶化。

本站  上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山西万荣县举行,这是丰收节主场活动首次走出北京,落地山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