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泉 [ 笔者呼吁软硬件厂商应通过技术架构和规则协议约束其平台商家收集个人信息遵从最小必要原则。 ] [ 鉴于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法律约束力,因而建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物联网设备的逆战苍穹
中央再为长三角注入发展动力,一体化如何实现高质量?逆战苍穹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新华社22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在这次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作用。
习近平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具体举措方面提出了七点:第一,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第三,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第四,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第五,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第六,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第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强调,率先形成发展新格局。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其中,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正被寄予更高的期望。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实施一年多来,长三角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快速提升。长三角地区总体R&D投入强度同比增长3.6%,2018年长三角每万人拥有R&D人员60.06人/年,长三角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58家占全国的45%(截至今年7月16日)。
“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习近平说。
习近平指出,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要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在当前背景下,长三角被寄予更大的厚望,这个区域也有能力承担起推动我国科技进步、进而提升产业链水平的重任。”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23日告诉第一财经。
“在当前复杂国际背景下,今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定位和使命更加明确。近年来长三角协同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创新创业活力也不断涌现,产业链、创新链整体协同和发展水平较高,有足够能力来承担起这份重大战略使命。”《2020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课题组副组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张宓之博士23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
张宓之表示,长三角区域是双循环的重要承载地,三省一市制造业水平较高,同时市场消费能力较强,外向型经济水平靠前,是我国双循环发展的第一典范,诸多有益探索将成为当下特殊形势下其他区域发展的经验和借鉴。
另外,这个区域也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始源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集成电路的关键堵点,未来国家会在三省一市进一步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创新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成为与全球前沿技术竞争合作的第一 ‘窗口 ’。”张宓之说。
高质量发展聚焦
在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释放有效投资需求。
一年多前发布的《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建军表示,长三角的数字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而数字经济也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的新抓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2020年)》,上海的数字经济GDP占比已超过50%,浙江和江苏等省市的数字经济占比也超过40%。另外,安徽省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同比去年发布的数据增长19%以上,总量排名由去年的全国第13位跃升至第11位。
5月11日,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签署改革备忘录,着力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数据开放共享,共同打造“数字示范区”。
作为龙头,上海市正在加快布局以5G网络、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在线新消费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上海的数字经济提供了上升动力。
其中,《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四大建设行动;《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则提出,到2022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
在陈建军看来,长三角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攻破关键“卡脖子”技术,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不受国际形势遏制的“中国制造”的数字经济产业链。
当前形势下,长三角区域要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也需要打好浦东开发开放这张王牌。上海市委常委会近日举行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指出,打好浦东开发开放这张王牌。
在更深层次推进深化改革、更高水平扩大开放上勇当开路先锋,浦东该如何发力?又该如何以长三角的畅通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石良平表示,根据双循环的新思路,除了对外开放外,还要进一步对内开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扫除妨碍市场要素流动的障碍,强调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更要对内开放。
“如果说,以前对内开放的动力是城乡二元结构,是工农业‘剪刀差’所形成的利益双赢,那么现在对内开放的动力就是‘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要素重组的巨大空间。”石良平说。
重点领域协同合作
在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表示,长三角是我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要素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落实中央要求,三省一市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
可以发现,近年来,围绕三大重点产业,三省一市都在加大布局力度。在今年6月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上,包括集成电路、量子通信在内的19项重大合作事项签约。
“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可控的能力。这次疫情也让长三角共建一个相对自主可控安全的产业链体系的重要性更为凸显。”陈雯告诉记者。
三个重点领域的突破面临的挑战巨大,同时也存在巨大机遇。
陈雯认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个领域相对来说创新的周期较长、难度也比较大,所以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并不断试错。
在她看来,下一步,三省一市在区域创新和科技联合攻关方面,关键技术需要政府去引导,比如梳理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然后利用三省一市的长处和优势去联合攻关取得一些突破。“科技攻关以前更多是科研院所、高校在承担,从中长期来看,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需要协同联合起来。在基础研究领域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因为企业有明确的市场导向,知道突破点在哪里。”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长三角区域人群密度、人流量较大,整体经济水平又属于国内前列,其精细化、系统化的一体化疫情防控模式至关重要。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在疫情期间,三省一市卫健委、各级医疗机构及社会组织的多方群策群力得以实现,而一批如线上问诊、远程会诊、网格化监管等智慧医疗项目则成为应急医疗服务落地的重要抓手。
长三角协调会智慧医疗发展联盟理事长朱仁明告诉记者:“联防联控背景下,各应急医疗服务项目实现信息共享,标准统一,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都起到积极作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意义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效益。”
逆战苍穹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将进一步严格执法责任,优化执法方式,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保障企业和群众的环境权益。 生态环境部14日印发《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