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清晨,上海地铁2号线始发站徐泾东出口,前往国家会展中心的观众比肩接踵,其中不乏拖着箱子来的外地参会者。 预计有18万观众参加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15本站
新时代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若干重要经验本站
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习总强调,“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制度的优势”。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特别是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担当大任,领航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社会治理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的大台阶,为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在中国党百年史诗上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经验,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习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深入研究习经济思想,就需要深入总结新时代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智慧结晶和实践创造,而且也是新征程上我们全面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可靠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党领导。习总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和行动力对经济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定盘星”和“压舱石”。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调动各方、形成合力,做到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关键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善于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首先,把优势、制度优势和理论优势结合起来,使党的领导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习总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党的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济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特点新规律,从科学研判、顶层设计、重大决策、制度安排、督查督办等方面,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同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优势统一起来,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开创了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和新境界。
其次,完善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党的以来,党中央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定期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等制度,加强对发展大局大势的分析和把握,及时制定重大方针和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确保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制度日益完善,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再次,善于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发展优势。一是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并通过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制定规划来引领发展。所明确的目标和部署,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更好适应发展了的新形势,有效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形成为实现目标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二是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使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三是准确把握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推动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制定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出台多项强化就业优先、促进投资消费、稳定外贸外资、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措施。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四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实现了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实践证明,在世界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风景这边独好”,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决定了中国党领导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唯物史观。中国党百年经济工作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干、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第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经济工作全过程。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都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例如,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强调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加重视“菜篮子”和“米袋子”以及就业等民生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在抗疫过程中,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等等。无论是确定经济工作大政方针还是推进具体经济工作,我们党都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三,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体现。我们党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党的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面向未来,我们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
第四,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我们党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改变过去那种单纯铺摊子的做法,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习总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我们党始终遵循和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一,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力量。习总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常抓不懈”。党中央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些年来,我国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产出量质齐升,科学论文成果丰硕,专利发明量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产出取得长足进步,重大成果举世瞩目,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第二,加快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的变化,党中央及时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习总强调:“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我们党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要通过集合优势资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三,以钉钉子精神深化改革。习总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随之不断完善,才能不断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党的以来,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激活了发展动力,释放了发展活力。
第四,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习总多次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就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通过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了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了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党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总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共同富裕迈出坚实一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以来,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第二,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习总指出,“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们党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上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让人民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习总还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同时,“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坚持共富共享,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总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这些年来,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第四,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总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习总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我们党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了谋划和部署,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新的征程上,中国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急难愁盼问题,坚决破除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的阻碍和束缚,必将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善于抓住本质、把握规律,善于统筹协调,保持战略定力。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供给和需求、发展和安全、自主和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把握经济规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习总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党讲辩证法、两点论,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在实践中破解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二是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用好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一国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习总指出,“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有利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三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防范和应对可能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习总多次强调“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并列举和分析了要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强调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坚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就能够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四是处理好自主和开放的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习总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就告诉我们,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中,既不能只讲前半句,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主张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又不能只讲后半句,片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不顾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既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又要看到,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国党是学习型政党。在新时代,我们党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善于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重视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注意把握时、度、效,练就解决经济工作中基本问题和层出不穷新问题的过硬本领。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总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为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实施好,习总先后主持召开各行各业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了解脱贫攻坚中的实际情况,习总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与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做好调查研究是分不开的。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习总强调,“‘稳’和‘进’要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三是实施精准方略。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习总指出:“总结各地实践和探索,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正是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才真正做到了拔穷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四是坚持系统观念。党的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总强调,“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是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进入新时代,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任务,我们党始终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向历史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使得我们党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本领,解决新问题。特别是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
六是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习总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要提高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这些都有利于领导干部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有利于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科学化水平,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总之,我们党是在善于学习历史、总结历史经验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从而不断开辟新境界、开拓新天地、开创新局面。新时代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既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丰硕成果,又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胜利前进的宝贵财富,有利于我们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本站 10月21日,在科创板IPO获证监会同意注册后,蚂蚁集团在A+H同步上市之路上踩下第一个脚印,A股没有互联网巨头的历史也将由此终结。 同时,蚂蚁集团更新招股书并公布上市发行方案,按照1:1的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