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讯 由乐居财经主办,新浪财经、中国企业家、中房网、中物研协联合主办的“行稳致远——2020(第四届)中国物业经理人评选”网络报名正式启动。10月30日,上海华鑫物业管理顾问本站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本站
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将注重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将突出精准有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支撑经济恢复、进一步激发内需至关重要,预计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点领域。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多位专家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将注重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将突出精准有力,共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并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宏观政策将兼顾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较上年提高1500亿元。
多位专家认为,这体现了财政政策“加力”的要求。“赤字率和专项债规模均高于去年,显示财政政策较为积极,有利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体现财政支出“加力”,也有助于保持财政可持续,并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从专项债看,罗志恒认为,规模增加在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基建投资,稳定总需求;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货币政策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货币政策整体上将切实体现稳字当头。预计2023年新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均会小幅高于上年,以宽信用助力经济回升。
“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支撑经济恢复、进一步激发内需至关重要,预计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点领域。”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一方面,可通过继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撬动更多资金流向基建领域,形成更多实物量;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再、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等工具可能进一步增加额度,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专家预计,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宏观政策效能将持续提升,更好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王青认为,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关键作用,重点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即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未来部分阶段性特征明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逐步退出,但预计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等工具将继续为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
税费优惠政策也将继续完善。“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财政部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近日表示。
《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全面评估分析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政策措施,考虑当前经济发展中企业实际需求,强化年度间政策衔接,分类采取延续、优化、调整、加强等举措,防止出现政策断档或急转弯。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体现重点导向,突出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其中专门提及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专家认为,宏观政策在发力稳增长的同时,将兼顾发展和安全。
“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带动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企稳回暖。”王青认为,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降低首付比例、下调个人住房利率方面还有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金融部门抓好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转型。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此前表示,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个底线我们守得住。”他说。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是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罗志恒表示,有必要通过提高国债规模和占比,再转移支付给地方,逐步解决地方政府的压力。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未来以债务置换、债务重组、债务展期等为代表的化债方式值得关注。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数字经济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转型方向,建议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同时,研究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把握好监管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信号密集释放。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
“数字经济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转型方向,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与数字经济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说。
为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建议,加大政策力度,支持兼具实体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以发挥其在赋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实体企业向新型实体企业跃升发展;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参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助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数字经济在促进就业方面也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数字化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下的就业形态,提供大量非单位、非岗位却能获取收入的机会,如直播带货、跑快递送外卖、当网约车司机、开网店、远程服务、设计和咨询等。刘尚希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青年就业。
《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开展双多边数字经济治理合作,鼓励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要抓紧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方案案例,把握好监管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支持平台企业发展,多地已开展系列工作部署:北京表示,积极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形成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浙江表示,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制定支持政策,建立专业化服务机制,鼓励平台企业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日前表示,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研究制定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支持平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质效,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代表委员及专家认为,随着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央企重组整合将成为今年的重头戏,持续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也是重点任务之一。
国资委近日表示,将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日前介绍,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突出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四大关键词;增强核心功能,重点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加大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站在谋划推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时间节点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毅表示,中国华电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参与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等新兴业务,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提高管理效益效率。
“国投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发展质量,围绕清洁能源、民生健康、数字/科技、产业金融领域,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用,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核心,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大投资,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推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刚峰表示。
“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整合手段,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重组整合是2023年国资央企改革的重头戏,而且将会好戏连台。
“可以期望,国有企业在公司产权、组织、运行、分配、管理、职工制度六个方面的制度将会得到健全。”李锦认为。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认为,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应更加注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选优配强外部董事队伍,保障董事会发挥决策中心作用,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制度,建立新型经营责任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国企公司治理,使企业决策、治理、管理与市场经济更加契合。应弘扬企业家精神,健全国有企业家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物质激励和荣誉表彰体系。此外,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公司治理的交流互鉴。加强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股权、经营、治理、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打造现代企业。
在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杨宗儒建议,进一步通过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决策、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等措施,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强化党组织、股东大会、董事会制度,健全权责分明、激励相容、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科学决策、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杨宗儒还建议,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考核激励机制。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情况,纳入国有股东负责人考核评价标准,利用股权激励等资本市场激励工具,建立健全覆盖经营管理骨干和核心科研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并向科技人员倾斜。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房企是房地产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委员表示,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增强市场信心,应鼓励引导房企高质量发展。
2022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金融16条”、住房租赁“金融17条”、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等,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近一段时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为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全国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建议,进一步拓宽房企融资通道,加大对房企发债融资的支持力度。疏通房企债权融资渠道,降低房企融资成本,持续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多举措改善房企融资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禹洲集团创始人林龙安认为,可将经营良好、债务结构合理的优质民企列入可增信名单,提供征信保护,帮助企业完成债券发行,从而疏通资金流循环链条。
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在答记者问时介绍,委员们建议,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同日,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中信建投证券房地产兼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竺劲认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本质是“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长效机制,房企发展模式有望在此基础上,向重资产降杠杆、中资产强运营、轻资产重品牌三大方向演变。
“相较重抑制需求轻增加供给、重短期调控轻长效机制的旧发展模式,新发展模式有多项变化。”竺劲认为,在金融制度方面,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更注重股债融资均衡,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盘活存量住房公积金。在土地制度方面,充分盘活城市存量土地,新出让土地向保障性住房倾斜,集体建设用地有望成为重要供地来源。在住房供给方面,加快建设租赁住房与共有产权房供给与保障体系,必要时立法实施租金控制,发展租购同权。
如何平稳转型?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监事长周世虹认为,应系统推进房地产市场改革,加快推动房地产相关制度改革,提高房地产市场开发资质等准入门槛,提高住房建设标准,提升住房品质;尽快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将租购并举等住房制度确定为法律规定。
本站 IPTV市场将在2006年大规模启动,其全球业务用户数将达到800万以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