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可以买得起小轿车,同时现如今汽车的市场价通常较低,给了消费者们更大选择的空间,刚开始买车后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压力不大,但随之而来的养车负担本站
国社@四川|《财经国家周刊》刊载4000多字长篇报道 关注四川经济加速转型迈向高本站
“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四川的重大转型正迈上新台阶。近日,新华社财经类期刊《财经国家周刊》刊发《四川:“强省”跨越之旅》一文,关注四川经济如何加速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8年1月4日,四川省31个重点项目在四川天府新区集中开工,打响2018年“项目年”第一枪。此次开工集聚了芯片制造工厂、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中心等多个重点项目,成为推动四川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几天后,1月12日,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谢尔登·格拉肖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成都举行。这是成都的首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
类似的好消息这几年在蜀地并不鲜见。2017年4月,四川自贸区挂牌;5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一飞冲天,其中,机头等很多关键部件是“四川造”。大飞机的起飞也带来了四川航空业和制造业的腾飞,据初步估算,2020年四川航空制造业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这些成果是四川转型发展的真实写照。党的以来,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多重风险交织的背景,四川明确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开始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重大转型。
2018年春节前夕,习总在四川考察期间强调,要夯实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这为四川的“强省”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四川未来的蓬勃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四川省委省政府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四川省将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力图走出一条治蜀兴川的跨越之路。
2月15日至21日春节假期里,四川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超407亿元,同比增长11.6%,较平时增长21.5%左右。四川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446.62亿元,同比增长25.6%,接待游客7073.01万人次,同比增长10.8%,游客接待量位列全国第二。
今年1月19日,四川省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四川经济运行“成绩单”:2017年四川省实现GDP 36980.2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4年后四川GDP增速再次回到“8时代”。
经济企稳回升的背后还蕴藏着经济结构、动能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可喜变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总一直以来的要求,早在2013年,四川省委就正式提出“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要“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2015年,四川省委首次对经济强省画像:“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之后,经济强省内涵不断调整,又增加了“开放程度深、市场机制活”的内容。去年底,四川把经济强省的内涵完善为:“发展水平高、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深、市场机制活、协调发展好。”
方向找准,目标明确,四川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跨越发展的成效日益显著。
视野拉远,五年来,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全国第6位,年均增长8.5%,三次产业比重由13.6:47.1:39.3转变为11.6:38.7:49.7,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产业结构,都在不断迈上新台阶。
坐标拉近,继2016年四川省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后,2017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至49.7%,经济结构愈加合理;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升至54%,“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对增长贡献率超过投资,动力结构优化明显。
此外,四川经济产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去年前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0.4%,同比提高24.3%。与此同时,亏损企业较2016年减少115户,亏损总额减少54%,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015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增速下跌至7.4%,成为近年来最低谷。当时有人提出疑问,要不要为了稳增长,把调结构的步伐慢下来?
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当季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全面深化改革力度不减、速度不慢。2016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四川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省关闭煤矿169处、退出产能2303万吨。
宁可牺牲一些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要把质量和效益提上去,这是四川五年来一直坚持的发展信念,以及聚焦根本目标和主要矛盾的发展定力。
这样的信念和定力一直延续至今。2017年底,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省委王东明提出必须突出抓好全面创新改革、天府新区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四项重点工程”,为四川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找准战略抓手,为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繁荣和谐的四川开启了新征程。
为了优化产业体系,四川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和质量提升行动,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打造更多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大批“四川造”产品和本土品牌走向前沿。
着眼于搞活市场机制,四川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取消和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权,实施“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清单管理,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管,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使市场活而不乱促进新经济健康发展。
深抓协调发展,四川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支持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支持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五大经济区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同时下大气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夯实底部基础。五年来,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
大力实施开放,四川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为抓手,建通道、搭平台、改体制、推项目,多管齐下。截至目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地区)航线条,四川与全球的联系日益紧密。
可以说,从2013年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首次提出“两个跨越”,到2017年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勾画未来五年发展新蓝图,再到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面向长远的“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战略谋划,五年征程,四川正一步一个台阶,向着经济强省不断迈进。
如果说专注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信念与定力是四川的重要支撑,那么改革则是四川转型之路上的重要动力。
2015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四川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随后,全面创新改革上升为四川省“一号工程”。
川南阳光城攀枝花的“逆袭”故事是四川全面创新改革的缩影。攀枝花有着丰富的钒钛资源,但单纯依靠资源的发展模式一度走到“穷途”。如今,通过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培育全新增长点,攀钢钒钛跨入国家军工科研生产准入体系,企业一举扭转亏损局面,2017年净利润预计将超80亿元。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说,为了践行中央指示精神,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除了按照中央要求让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先行先试,四川将天府新区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纳入试验范围,其余各市州亦积极对接成德绵先行先试的经验和做法,主动参与,由此形成“3+2+N”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布局。
“全面创新改革没有前后方。”这位负责人认为,四川是一个整体,全面创新改革不能落下一个地区,“只要支持得当,哪里都能迸发出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蓬勃力量。”
1月19日,首批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运输的进口红酒从成都国际铁路港清关出区,这是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首批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业务,也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调整后,成都国际铁路港完成的首单保税备货免核通关单业务,意味着“在成都逛欧洲”的跨境消费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时间跨度拉长,五年来,四川准确把握全球开放大势、国家战略机遇和经济发展实际,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新战略,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通过实施“一带一路”251行动计划,推进国际产能合作“111”工程,组织开展“千企行丝路”活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建设天府新区,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等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年来,中德、中韩、中法等国别合作园区先后落地四川。去年4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截至去年底,自贸试验区新注册各类企业21788户,平均每天超90户企业注册落户。
四川一位政府部门人士说,四川正从身居西部内陆、不沿边不靠海的地区华丽转身,站上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
聚焦质量和效益,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和开放,不仅为四川的跨越转型提供了支撑,也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1月16日,四川首台境外保税维修飞机发动机在成都双流综保区正式交付,结束了长期以来维修境外飞机发动机必须将其往返境外的历史。同一时间,距离综保区几公里远的地方,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内,又一炉航空发动机所需要的单晶叶片出炉。航空业单晶涡轮叶片首次在四川实现量产,结束了这一产品为西方极少数几个国家垄断的历史。
这也是四川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四川省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以年均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提升。去年,四川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新项目新企业新产业等新动能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50%。
今天的巴蜀大地上,新动能正在加速聚集。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四川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年均增长12.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6.2个百分点。
其中,四川省申请专利量累计59.4万件、年均增长20.4%,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6户,歼-20、“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6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7.1、2.2个百分点。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超过2万家。
2017年,四川高精尖行业增加值“跑”出高增速。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5%,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业增长75.1%;四川光伏电池、城市轨道车辆、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增长均在60%以上,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57.9%、46.8%和31.6%。
从四川省区域格局来看,新动能对经济的主力作用尤为显著。五年来,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达2.3万亿元,川南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6000亿元,川东北、攀西、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天府新区经济总量突破2200亿元。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增加7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增加32个。其中,2017年,四川省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达16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112个。
本站 回想几年之前,选择一辆中型车,等同选择了一辆商务车,好像“稳重”是所有车企对中型车的定义。不过,近几年的车型,都开始主打运动风了,包括雅阁、凯美瑞、君威、君越,当然还有蒙丢丢。在201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