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获取独家信息 一篇叫好又叫座的新闻报道出炉前后

  • 2022-08-03
  • John Dowson

周二(11月23日),三菱日联(MUFG)讨论了下个月欧洲央行政策会议前后的预期。 三菱日联表示,昨日公布的欧洲PMI调查报告描绘了一幅更为悲观的图景。冬季重新出台的活动限制措施对企业信心的负本站

多渠道获取独家信息 一篇叫好又叫座的新闻报道出炉前后本站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2011年可以说是深圳碳排放权交易的“元年”,这缘于当年的一大标志性事件——“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购买700吨碳排放额度”。彼时,深圳特区报记者沈勇以其敏锐的新闻嗅觉,精准捕捉到这一新闻线索,随即马不停蹄展开采访,凭借着丰富的知识沉淀和经验积累,一篇“叫好又叫座”的新闻报道就此出炉。

  “碳排放权交易这个词今天已经为人们津津乐道,但十几年前,它仍然是一个充满新奇和未知的领域。”沈勇回忆,由于早年间多次承担过“循环经济”“绿色节能”等主题的报道任务,他对许多真实的企业个案了解颇深。

  沈勇当时得出结论:节能降耗仍是不少企业的个体行为,没有一个全社会、系统的评价,更难有一个量化的、可交易变现的标准,导致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动能不足,往往是行政或环保的被动要求。

  2010年9月30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和低碳金融服务平台。沈勇接到采访报道任务后,深知自己将接触的是新领域,更是一座新闻“富矿”,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不仅完成日常的采访,他还通过和交易所总裁、各部门负责人交朋友,获取第一手和独家的信息。

  2011年5月,沈勇收到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宣传口负责人传来的一则信息:“我们交易所将有实际行动,可能产生第一宗交易。”沈勇敏感地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大新闻。

  当时,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准备举办“中芬低碳城市论坛”,为践行论坛宗旨,达到示范效果,该院想把论坛活动举办成一届真正的低碳活动,遂委托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购买自愿减排额度,以抵消其举办产生的碳排放量。不过,碳排放额度当时并未形成涉及全社会的分配机制,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这一举动算不算首宗交易?沈勇为此多方求证,相关专家表示,虽然涉及全社会的碳排放权定价机制未形成,但相关方的交易仍是市场行为,确定是首宗交易无疑。

  他又进一步采访了解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购买的自愿减排额度来自于在交易所挂牌的“VER-002”号Pre-CDM的西北风电项目。研究生院将主动计量和披露论坛的碳排放量,通过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向西北风电项目采购等量的碳排放额度,从而使论坛达到零碳排放。此外,受限于国内碳排放缺乏总量限制和激励,我国碳交易仍以企业自愿为主,缺乏动力。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达成首宗交易,使相关论坛活动成为广东省首个“零碳”国际性会议,也标志着国际性会议碳中和服务模式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正式启动。

  掌握以上基础材料后,沈勇的稿件基本提前定型。2011年5月10日,这宗涉及700吨碳排放额度的交易成功达成,“深圳首宗碳排放权交易”一文也于次日见报。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后来的发展,印证了沈勇对这一新闻“富矿”的判断。例如,交易所持续开展碳金融创新,创下多项全国第一,包括首发“碳债券”、首个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碳市场、首个私募“碳基金”、首个“绿色结构性存款”产品、完成国内首单跨境碳资产回购交易业务等成果均被他及时抓取和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加强碳排放管控也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正向提振。据交易所测算,管控单位碳排放每减少1%,其专利申请数量增加1.8%;每盈余1万吨配额,专利申请数增加354件。碳交易机制激励深圳企业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深圳碳市场也成为撬动经济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据统计,深圳碳市场启动以来绝对减排量超640万吨,管控的制造业企业平均碳强度下降39%。同时,其工业增加值增长67.1%,在保持增加值上涨的同时实现了碳排放量和碳强度的双重下降,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趋势初显。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热词,社会各界掀起了实现“双碳”目标的热潮。全国各地城市也陆续有了落地举措。“我亲身见证和报道过的深圳碳市场最早的探索与创新,时至今日仍在深深影响着全国各地的‘双碳’之路,这让我倍感欣慰和自豪。”沈勇说。

本站 根据Kitco News周五(11月20日)公布的黄金周度调查结果,黄金市场没有明显的短期优势,因为看涨和看跌的投资者都在为下一个50美元的走势而争斗。 尽管在华尔街分析师和散户投资者中没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