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为何还要6出祁山?

  • 2021-12-11
  • John Dowson

相信大家对《三国演义》都非常的熟悉,对历史尤其是对三国时期感兴趣的朋友应该都看过《三国演义》这本名著,不喜欢看书的应该也看过电视剧版的,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聊一聊关于《三国演义》的小色尼姑丁香五月婷婷天

诸葛亮明知北伐不会成功,为何还要6出祁山?色尼姑丁香五月婷婷天

如果按着罗老《三国演义》的描写,那么整个三国时期的第1聪明人则非诸葛亮莫属了。这位被人称为“伏龙”的年轻人在还没出道时就有着“得卧龙者得天下”的美誉。后来大佬刘备亲自访出了诸葛亮,而刘老板也从此走上了逆袭的道路,最终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客观来说,诸葛孔明的聪明才智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孔明对整个刘家的兴衰贡献巨大。即使在刘备老板驾崩以后,诸葛亮辅佐智商不在线的小刘禅,这位奇才也可力保蜀国不失,甚至还6次出得祁山并揍得魏国瑟瑟发抖。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蜀国的6次北伐行动均功亏一篑,就连孔明本人也深知北伐很难成功,但他却毅然地对曹魏发动了6次猛烈的进攻,这其中有何原因呢?

227年,诸葛亮老板写了封千古流传的《出师表》上书给皇帝,并于次年正式吹响了北伐的号角。那么当时魏、蜀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呢?仔细比较一下后,就连诸葛亮本人也会感叹两国完全不在一个级别。“益州疲弊”是这位蜀汉名臣给自己国家的定义,因此他也肯定明白自家硬实力太弱的现状。

毕竟这个时候的蜀刚经过夷陵之败不久,国家损失了不少精兵良将,尤其五虎将没了4位。论人员配置,蜀只有赵云、魏延2人算得上是一流大将,而深通谋略又可担当统帅的人只有诸葛亮自己了;而魏光统帅就有司马懿、曹真、郭淮等名将,武将方面也有张郃这样的实力派老将。

再比较双方国力,丢失了荆州的蜀仅有益州一地,而魏却占据着天下近6成的地盘。若说起人口的话,那时魏的总人口大概是蜀的5位以上。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来,魏、蜀之间的差距好大。卧龙是三国第1聪明人,他不是傻子,因此他的北伐行为肯定有其深远的意义,这里就值得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了。

诸葛亮的北伐行为是他报效刘备知遇之恩的最好表现。熟悉三国那段历史的朋友都清楚,刘备老板自称是汉王室后裔,而他的口号就是“兴复汉室,伸张正义”。而这个汉室宗亲不惜亲自上门去求访出了当时才27岁的年轻人,因此对于诸葛孔明来说,刘备、刘禅不但是汉室正统,他们更是孔明的伯乐。

在这种情况下,曹魏是典型的叛逆分子,因此消灭曹魏一直是他的政治目标。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故这位卧龙不惜呕心沥血也要通过北伐实现心中的愿望。而且北伐还是隆中对里的计划。207年,刘备、诸葛亮2人在隆中进行了长谈,他们还制定了宏伟蓝图。

简单来说,那时他们所定的计划如下:先占据荆州,再把益州给弄到手,最后再联合东吴一起攻曹魏。227年,蜀平定了南方之乱,又和东吴搞好了关系,而孔明也才47岁,因此他按着计划来对魏国发动了北伐之战。再者对外战争可以转移人民的矛盾。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了天下60%的地盘,实力最强;吴国盘踞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之地;只有咱们的蜀国偏安一地,人少地穷,兵微将寡。任何统治者的口号都是虚的,而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才是真正检验统治者的标准。蜀国百姓的生活肯定赶不上吴、魏,百姓们难免心存怨言。

所以孔明的对外军事行动可起到转移老百姓视线的作用。经过北伐之战,老百姓就把落后的生活矛盾上升到了和外敌死磕之中,这么一来蜀汉政权就稳了。北伐可以打击到曹魏的休养生息。诸葛亮老板曾说过这么个道理:“当年王朗安居一方,结果使得孙策的势力壮大,最后孙灭了王。”

那时魏国本身实力最强,蜀国势力最小。按着孔明的推测:如果他放任这个强敌不管,那么就会使魏更加强大,蜀就更加弱小,这么一来,蜀想支撑下去就难了。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蜀对魏的讨伐行为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打击到曹魏,削弱强敌的实力,最后也可让自己好好的活下去。

综合来看,诸葛亮的北伐行动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明知魏比蜀要强大,但有这么些原因所致,他不得不6出祁山。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忍,最后他病死于五丈原。

开心鬼4 http://www.webgnss.com/jiajuzhuangxiu/jiajuzixun/13982.html

色尼姑丁香五月婷婷天 自古中国就有一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相信不用多说,此话指的就是了解对手,就能轻松取胜!不过空说还是很难理解,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故事,也正应证了“知己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