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二者掩护之下,有家商誉爆雷近30亿元的医药公司成功从风暴中逃出生天,这家公司名叫人福医药。
2013年,公司向全体股东赠送安全套的“壮举”至今为人津津乐道;2017年,公司溢价23亿元把11年前卖出去的安全套业务买回来,估值翻了7倍,对安全套的执着感天动地。
如果不是美国芬太尼药物滥用严重,白宫将矛头直指大洋彼岸,可能大部分人都已经忘记, 人福医药是国内药龙头,其芬太尼系列产品一度占据60%以上的药市场份额。
近年来,人福医药热衷于跨界和并购,一会儿卖凉茶,一会儿开医院,业务范围极其广泛,就是业绩不见起色,还留下了巨额商誉和有息负债两个大地雷。
因“安全套”业务走红的人福医药,一点也不安全。最近又因为高达30亿元的商誉爆雷事件,震惊市场。
根据年报,上市公司对旗下美国仿制药子公司Epic Pharma和RE Holdco(持有Epic Pharma办公所用房产)计提了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共30亿元,直接导致其2018年巨亏23亿元。会计手指动一动,好几年利润灰飞烟灭。
公司解释称,减值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收购的Epic Pharma公司主要产品熊去氧胆酸胶囊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该公司销售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等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同时重要产品羟考酮缓释片仍在美国FDA审核过程中尚未获批。
理由看起来非常充分,但鉴于A股2018年此起彼伏的商誉爆雷,质疑人福医药趁机进行“财务大洗澡”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上交所为此专门下发问询函,核心关注点在于,Epic Pharma公司2017年就出现了业绩下滑迹象,为啥要在2018年大笔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减值对当期财务报表进行不当盈余管理的情形”?
人福医药当然矢口否认,回复称,标的公司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预测数和实际数之间差额不大,此前并未出现减值迹象。
上交所的质疑绝非空穴来风。市界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自2016年开始,Epic Pharma公司的盈利能力已在下滑。
人福医药未披露Epic Pharma公司2016年完整经营数据,故2016年净利润率以6—12月数据
2016年—2018年,Epic Pharma公司净利润率节节败退。2017年公司净利润为2.11亿元,约为2015年净利润的一半,业绩下降非常明显。
不仅如此,该公司2017年综合毛利率也由2015年的64.03%下降至50.52%,发出盈利能力下滑警告。
市界计算发现,2015年—2017年,Epic Pharma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仅为2.69%,成长性也令人失望。
值得一提的是,人福医药曾将“重要产品羟考酮缓释片仍在美国FDA审核过程中尚未获批”列为减值原因。但上交所问询函中指出,该产品未获审批一事并非2018年突发事件,且已反映在2016年收购资产的估值中。
面对犀利问询,上市公司只好承认在商誉减值测试中并未考虑该产品获批情况,无异于自打嘴巴,其2018年进行巨额资产减值的正当性无疑又弱了几分。
2015年—2018年,最能反映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扣非净利润呈持续下滑状态。其中,2018年剔除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影响后,公司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1.18亿元,同比降幅超过20%,是2015年来最差业绩。
即便上市公司本期不进行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业绩也已经不怎么好看,减值巨亏之后,反倒为来年的增长率打下“坚实基础”,难怪上交所会有“不当盈余管理”一问。
人福医药核心业务是药,主打产品为芬太尼系列(包括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类产品主要用于医疗镇痛,一度占据了国内镇痛药物的半壁江山。人福医药手握该产品6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名副其实的镇痛之王。
药之外,公司涉足领域还包括生育调节药、血制品、基因医药、维吾尔民族药、诊断试剂、安全套甚至药品批发等,恨不得包揽整个行业的活儿。
遗憾的是,人福医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些跨界尝试都没培育出与神经系统用药并驾齐驱的业绩增长点。2018年,药子公司宜昌人福实现净利润8亿元,仍然为上市公司贡献了6成以上的净利润。
不仅如此,人福医药还早早推动国际化战略,拿出大笔真金白银去海外投资建厂、兼并收购。爆雷的Epic Pharma 公司就是其国际化战略结出的“硕果”。
药领域毕竟市场有限,上市公司谋求向外拓展也合情合理,但一个年净利润在5亿元左右的医药公司,竟然同时在这么多领域开展业务,多线作战,甚至想来个海内外“两开花”,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其管理层的决策能力。
人福医药掌门人名叫王学海,24岁就成为武汉杰士邦总经理,并将其打造福体系内最赚钱的子公司。2006年,人福医药陷入经营困境,彼时31岁的王学海临危受命接任董事长一职,通过聚焦医药行业成功将公司带出泥潭。
从过往履历来看,这绝对是名干将。可惜的是, 王董事长近几年越来越放飞自我,在一系列决策中显得非常率性。
2015年4月,人福医药忽然宣布要做中药凉茶“清慕三花”,王董事长甚至喊出“三年10个亿”的目标。当媒体对此表示疑问时,他淡定回应:“我亏得起啊。”
结果,这个“清慕三花”没有在凉茶界激起任何水花,亏了多少钱上市公司也闭口不谈,只剩下王董事长“不差钱”的嘴炮事迹在资本市场广为流传。
战略上贪多求大,管理层又习惯率性而为,镇痛之王就此逐渐走入利润增长泥潭,甚至埋下高额商誉和巨额负债两大隐患。
公司唯二的两次高溢价并购中,Epic Pharma公司已经爆雷,Ansell 的两性健康业务似乎也正朝着爆雷的道路狂奔。
2017年,人福医药与中信资本联手,斥资6亿美元拿下Ansell的两性健康业务,上市公司占股60%。
Ansell号称全球第二大安全套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在60多个国家运营包括杰士邦在内的多个知名安全套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近20%。
并购之后,该安全套业务毛利率从25.52%飙升至57.07%,翻了一倍不止,净利率却一塌糊涂。2018年,安全套业务贡献净利润仅3000余万元,净利率不到2%,令跌眼镜。
如果说2017年利润不高可以用并购费用、并表时间短等理由解释,2018年净利率水平依然低迷,让人不得不怀疑该资产盈利能力不佳。
两次高溢价并购之后,上市公司负债规模一年更比一年大。2015年至今,人福医药有息负债规模逐年攀升,总负债中有息负债占比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高达139亿元,占总负债比重接近7成。其中,一年内必须偿还的有息负债超过100亿元,而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不到34亿元。可以预见,未来一年内,融资会是管理层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分别曾于2016年和2017年发行了两期,共计20亿元永续债,期限均为“3+N”年。意味着,上市公司2019年将迎来第一次回购机会,否则永续债利率会大幅跳升。无论如何,公司资金压力都会进一步加大。
大规模有息负债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几乎年年创新高。2018年,公司利息支出超过7亿元,远远高于剔除资产减值影响的扣非净利润。
2019年1月,人福医药发布了15亿元的债券发行预案,资金用途为补充营运资金和偿还计息债务本息。而早在2016年,上市公司发债资金主要用途就是偿还债务,说明其早已进入借新还旧的循环,资金链压力可想而知。
经营和资金双重重压之下,人福医药再次迎来危险时刻,这一次,王学海还能力挽狂澜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