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EC提出气候信披标准草案投资机构与上市公司激辩措施利弊与执行风险

  • 2022-08-19
  • John Dowson

  3月21日,SEC发布《上市公司气候数据披露标准草案》(下称《草案》)指出,未来美股上市公司在提交招股书和发布年报等财务报告时,都需对外公布公司碳排放水平、潜在气候变化问题对公司商业模型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管理层的治理流程与碳减排目标等信息。

  与此同时,SEC还明确了上市公司气候数据披露的三大范畴,一是上市公司自身的碳排放等信息,二是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碳排放情况,三是上市公司供货商和合作伙伴的碳排放数据。

  按照《草案》规划,所有美股上市公司需在2026年前,实现前两项气候数据披露工作(除了一些小市值公司能获得豁免),大部分上市公司还需在2026年前实现第三项气候数据披露。其中,大型上市公司(市场普遍预期是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得在2024年与2025年完成上述气候数据披露工作。

  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若《草案》正式付诸实施,无疑将大幅改善美股上市公司的环境治理与碳排放数据披露程度,为众多投资机构践行ESG投资提供更丰富完整统一的信息依据。但是,这项工作也将大幅增加美股上市公司的合规操作与信息披露成本,甚至会对其业务拓展构成新的不确定性。

  在他看来,从《草案》出台到标准正式实施,未必会一帆风顺。众多美股上市公司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将竭力要求SEC对《草案》部分条款做出修改,比如大幅放宽对上市公司供货商企业与合作伙伴气候数据的披露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会执行副总裁汤姆·奎德曼(Tom Quaadman)表示,美国最高法院明确表示,证券法要求的任何披露都必须符合重要性标准,他们将反对《草案》偏离这项标准的相关条款。

  部分美股上市公司也指出,SEC在计算企业供货商与合作伙伴的气候数据披露方面缺乏统一的方法,且要求后者提供相关数据将相当麻烦。若这些数据出错,企业还可能会因为“误导”投资者面临诉讼。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明确表示,《草案》为投资者提供可比、一致、定性和定量的上市公司气候数据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践行ESG投资。

  多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在未来两个月《草案》公众意见征询期间,赞成者与反对者将开展激烈博弈。但是,多数美股上市公司也深知加强气候数据披露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他们力争的,是在落实相关信息披露同时,尽可能降低合规操作成本与减少自身业务拓展不确定性风险。

  美国SEC主席根斯勒表示,若《草案》被采纳,将为投资者提供一致、可比较和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既帮助股票发行人更有效地披露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也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最终令各方受益。

  “但是,如何做好相关气候数据披露,对美股上市公司将构成不小的挑战。”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指出。按照《草案》规定,美股上市公司不但要披露自身碳排放数据与环境治理信息,还要求他们披露供货商与合作伙伴的相关气候数据。在实际操作环节,上市公司要获取供货商与合作伙伴相关气候数据,难度不小——甚至这项要求可能会影响上市公司与合作伙伴的业务拓展前景。

  “若这些供货商与合作伙伴来自海外国家地区,并以本国法律要求为由无法提供相关气候信息,美股上市公司对此只能无能为力。”他指出。

  为了解决上述担忧,美国SEC拟要求美股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前瞻性报告,呈现供货商与合作伙伴的碳排放数据与环境治理执行状况。

  但是,部分美股上市公司对此仍然“不依不饶”,理由是SEC缺乏要求上市公司供货商与合作伙伴递交气候数据的法律授权。

  这个观点很快遭遇多家投资机构反驳——他们认为美股上市公司披露气候数据,对投资机构评估气候变化对企业实际运营影响与转型风险显得尤其重要,SEC此举相当必要且合情合理。

  “随着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加大ESG投资,目前他们最需要的,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气候数据披露。”一家大型资管机构ESG策略投资总监指出。但在实际操作环节,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第三方数据公司提供的气候数据,均存在杂乱无章、覆盖面不完整、信息跟踪更新不及时、难以互相比较等问题,导致不少投资机构被某些信息“误导”,将大量资金投向存在“漂绿”行为的上市公司。一旦揭露,他们势必遭遇出资人(LP,主要是积极践行ESG投资理念的养老基金与大学基金等)的问责压力。

  在他看来,尽管《草案》相关条款存在不小争议,多数美股上市公司已意识到加强气候信息披露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各方需要解决的,是达成某种“共识”——在没有大幅增加上市公司合规操作成本与业务拓展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气候数据披露。

  记者多方了解到,华尔街投资机构之所以赞成SEC尽早实施《草案》的另一个原因,是此举有助于解决美股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缺乏一致性”等问题。

  晨星公司(Morningstar)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710亿美元流入了美国专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投资基金。

  一位华尔街多策略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在调研美股上市公司过程,某些上市公司高层与基金经理关系不错,可能会详尽披露自身环境治理状况等信息,反之则“敷衍了事”。

  “这与不同基金经理存在较大的ESG认知差异,也有着较大关联。”他指出。其结果是部分对冲基金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比如他们在调研上市公司过程打听到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就可以提前布局沽空获利,将不知情的ESG基金(买涨者)作为狙击对象。

  在他看来,《草案》有望提供相对统一的上市公司环境治理信息数据,令这种信息不对称获利游戏“渐行渐难”。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部分华尔街对冲基金也担心《草案》可能会制造新的信息不对称获利现象。具体而言,SEC要求美股上市公司对未来新措施(比如碳关税)给予经营风险提示,部分上市公司可能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刻意夸大(或淡化)碳关税对自身经营业绩的影响,给ESG基金造成新的资产配置“误导”。

  在他们看来,如何进一步完善美股上市公司环境治理数据信息的披露规则与风险评估计算方式,仍需SEC开展大量工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