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5周年!港股IPO融资7年列全球第1、年成交额暴涨近45倍

  • 2022-07-03
  • John Dowson

  回首这25年,香港市场进行了多项重大金融改革,如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协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内地建立股票通、债券通以及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措施等。

  1993年6月29日,第一家内地企业青岛啤酒600600)赴港上市,拉开了中国企业赴港上市的序幕。

  1997年7月1日,香港有597家上市公司,截止今年6月30日,香港上市公司数量已升至2565家,其中内地企业在港上市达1370家,占港交所上市企业总数的53.3%,市值占港股总市值的77.7%。

  自2009年起,香港七度位居全球IPO集资额首位。1997年,2000年,2006-2007年,2016-2018年是港股IPO规模和数量的峰值期。其中2006年和2010年的融资金额分别达到了3278亿港币和4323亿港币。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前夕,港交所CEO欧冠升接受新华社记采访时说:“‘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制度,是多年来一直助力香港金融业成长壮大的一个关键因素。”

  1997年底,港股总市值为3.2万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27日,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37.88万亿港元。

  与此同时,截至去年港场的成交额为410881亿港元,是1998年成交额9200亿港元的44.66倍。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7日,港股总市值达37.88万亿港元,相较2002年底的3.61万亿港元,近20年累计上涨949%,总市值扩张近10倍。恒生指数整体呈震荡上行态势,1996年底恒生指数位于13451点,截至2022年6月27日,恒生指数位于22229点,累计上涨65%。

  事实上,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金融市场经历了三个大潮流:1990年代的H股上市、连接中国内地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以及拥抱科技迎来新经济企业上市。

  在这25年里,香港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达到2.8万多亿元;银行存款由1997年的1.6万亿港元增长至如今的7.5万亿港元,累计增幅3.7倍;商品贸易总额增加逾两倍,破纪录超过10万亿元,全球排名第6;总就业人口增加15%至约365万;以香港为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企业增加57%至接近4000家;外汇储备由1997年的800亿美元,增至4600亿美元,升幅达4.7倍。

  2022年3月24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在港交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看来,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实际上就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25年,香港这座“东方之珠”所扮演的角色从根本上并无改变,“香港是一个最具国际特色的中国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世界市场。它发挥了一种双重的功能,是有巨大的中国元素但是在国际规则中间运作的一个市场。”

  2004年2月,香港的银行可以开始为客户提供人民币存款、兑换及汇款服务;2007年6月,第一笔香港人民币债券成功发行;2013年6月,香港首只人民币债券ETF上市。

  2021年10月,深圳市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是首个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方政府。

  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2016年12月深港通开通。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开通。2021年9月债券通南向通开通。

  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上市制度改革,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三个章节,首次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

  2022年6月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决定批准两地交易所正式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简称“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2022年7月4日开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