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国际环境更趋严峻与复杂,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依旧整体向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
具体到零售领域,2021年,我国零售企业既没有摆脱疫情的困扰,也没有走出低迷的困境,但零售人不畏艰难,负重前行,实现了较好的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严重下跌。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165家上市零售公司,实现营收38201.04亿元,净利润656.89亿元,净利润率为1.72%。按可比的158家公司计算,实现营收33370.25亿元,同比增长16.92%,增幅比2020年提高了10.73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629.75亿元,同比下降了65.38%,净利润降幅比2020年扩大45.54个百分点。(文末附《2021年中国零售上市企业营收榜》完整版)
考虑到主营业务变更、退市、未出报表、新增等因素,剔除了越秀金控、秋林集团、首商股份、津劝业、茂业商业、柏堡龙、蘑菇街、高鑫零售、黄商股份、汇洁股份、爱慕股份、大参林、东方金钰、名创优品、孩子王等15家公司的数据后,按可比的158家公司计算,实现营收33370.25亿元,同比增长16.92%,增幅比2020年提高了10.73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629.75亿元,同比下降了65.38%,净利润降幅比2020年扩大45.54个百分点。
净利润大幅度下降导致净利润率从2020年的5.64%下降到1.67%,下降了3.97个百分点。与2019年相比,净利润与净利润率的下降幅度就更大。如下表所示:
百强上市零售企业年平均营收373.68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52.26亿元,十强头部企业在百强中的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74.72%上升到2021年的76.17%。进入百强的门槛从2020年的23.29亿元提高到27.20亿元,但仍低于2019年的35.42亿元。
在165家上市零售企业中,亏损企业51家,占比30.91%,比2020年的33.13%略有缩小。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企业64家,占比38.78%,比2020年的57.23%也有较大缩小。大企业大起大落,规模较小的公司则相对稳定。
2021年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零售上市公司数从167家减少到165家,营收从31529.78亿元增长到38201.04亿元,增幅为21.16%,净利润从2324.64亿元下降到656.89亿元,下降幅度为71.74%。一增一减,可以看出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三年来的总体态势。
在8个可比行业中,百货购物中心、超市、家电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平均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跌;服饰鞋履、药店两个行业则双双增长,其中药店行业平均营收与平均净利润分别增长30.92%和89.86%;休闲食品行业的平均营收微弱下跌,平均净利润增长17.16%;电商与珠宝饰品两个行业都是平均营收增长,平均净利润下降。如下表所示:
疫情之下,线上对线下的冲击加剧。同时,在同质化竞争和消费群体变迁、新消费群体崛起之下等各种因素叠加之下,百货、购物中心爆发客流和销售双重危机。不过,百货、购物中心也在积极求变,从业绩方面来看,相比2020年出现了向好趋势。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51家百货、购物中心上市企业2021年实现营收2941.96亿元,同比增长5.73%,实现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5.79%。
营收下降企业从2020年的90%下降到了2021年26.53%,而且营收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亏损企业约占1/4,与2020年基本相当。但净利润下降企业从2020年的超七成下降到2021年的34.69%。从2021年与2020年的数据看,百货、购物中心的业绩有明显回升。
与2019年相比: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分别下跌36.07%和37.63%,大部分企业尚未回复到2019年的水平;每家公司的营收与净利润的平均值也双双分别下跌30.85%和32.54%;在上市零售公司的营收占比从14.60%下降到7.70%;净利润率从4.60%小幅下降到4.49%。
在疫情之下,百货购物中心本身面临的基于自身经营定位与运营能力升级的要求也更加迫切,那些大而全的百货购物中心本身就处于缺乏核心经营能力的状态。未来,这类百货购物中心如果没有大的战略收缩与调整,很难实现经营质量改善。
百货、购物中心的出路,不仅要强化业态规划和品牌落位,更需要重新定义需求,分清楚弱需求和强需求,在传统零售之上落地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服饰鞋履与百货购物中心是命运共同体,但这个行业却比百货购物中心实现了更好的业绩。51家服饰鞋履上市公司,其中可比的49家,2021年实现营收2691.79亿元,同比增长24.00%,实现净利润261.10亿元,同比增长65.35%。安踏体育、李宁海澜之家森马等服饰鞋履头部企业,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大幅度双增长。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公司增加1家,营收从2528.49亿元增长到2754.31亿元,增幅为8.93%;净利润从175.91亿元增长到267.31亿元,增幅为51.96%;平均每家公司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了6.80%和413.06%;上市公司在零售上市公司的营收占比从8.02%下降到了7.21%;净利润率从6.96%上升到9.71%,仅次于专业店,位居第二。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服饰行业已从外延扩张式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步入内生式为主的优化发展阶段,增速相对放缓,优胜劣汰现象进一步显现,大众化业务集中化,中高端业务细分化更加明显。服饰行业各细分市场洗牌加剧,已经从机会导向变成能力导向,从渠道驱动变成产品驱动,从追求速度变成追求质量。
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本土品牌近年来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从品牌建设、零售运营、供应链能力和数字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不断夯实内功,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另一方面,消费者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逐步增强,特别是在去年“新疆棉”事件催化下,进一步推升Z世代年轻人对本土品牌的偏好,影响着这一代人对本土品牌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中国本土品牌的觉醒与崛起。
超市业态在2021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行业普遍亏损状况。超市整体业绩承压,除了自身因素以外,有一些共性外因值得关注。在企业的财报中,新冠疫情反复、民众消费疲软、竞争压力加剧、社区团购冲击、刚性成本上升以及新租赁准则的影响等诸多不利因素被广泛提及。
15家上市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2147.56亿元,亏损53.70亿元。可比的14家公司,营收下跌4.42%,净利润下跌263.04%,净利润平均亏损3.58亿元。
在15家上市超市公司中,只有家家悦红旗连锁的营收分别增长了4.52%和3.29%,其余13家公司的营收全部负增长,而在2020年,营收增长的公司有7家。净利润实现情况更是前所未有的惨状:15家公司的净利润全线年的10家,亏损企业平均亏损超过6亿元。
此外,高鑫零售业绩预报显示,净利润从2020年的28.72亿元下降到2021年的-(7.5-9.5)亿元,永辉超市的净利润则从2020年17.94亿元下降到2021年的-39.44亿元。从最近三年的业绩来看,超市行业的业绩不是突然变坏,而是“趋势性衰退”。从2018年到2020年,超市上市公司数稳定在15家,每年的营收超过3000亿元,平均规模超过200亿元。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营收缩小34.89%,净利润由正变负,下降了205.13%;每家公司平均营收从235.58亿元下降到143.17亿元,平均净利润从12.57亿元下降到了-3.58亿元,下降幅度分别为39.23%和128.49%;在零售上市公司的营收占比从10.46%下降到了5.62%;净利润率从1.55%下降到-2.50%,赚钱行业越来越变成亏钱行业。
疫情之下,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成为稳增长、保就业、促消费的重要力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年加快3.2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3.6%。
从2021年业绩来看,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三足鼎立,占领绝大部分电商份额。从财报来看,京东营业收入占据首位,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最高。
具体来看,15家可比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22127亿元,同比增长26.87%,实现净利润481.65亿元,同比下降65.09%。头部企业的净利润大幅度下降是导致该行业利润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如营收排名第一位的京东,从盈利168亿元到亏损35.6亿元,阿里巴巴的净利润从1239.69亿元下降到654.58亿元,美团点评的净利润从47.08亿元到亏损235.38亿元。唯品会的净利润从59亿元下降到47亿元,拼多多从亏损29.6亿元到盈利77.69亿元。
京东、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唯品会、拼多多5家电商及服务商的头部企业排名未变,其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97.47%上升到2021年的98.44%,净利润占比从2020年的104.58%上升到2021年的105.53%。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营收增长了64.87%,净利润下降了72.79%;每家公司的营收平均值增长了97.84%,净利润下降了67.35%;在上市零售公司的营收占比从42.57%上升到57.92%;净利润率从13.19%下降到2.18%。
电商及服务商的市场地位近年来稳步上升,净利润在2021年虽然大跳水,但头部企业完全掌控了电商及服务商上市企业的利润。
8家休闲食品上市企业,2021年实现营收422.33亿元,同比增长6.86%;实现净利润31.89亿元,同比增长31.18%。
在休闲食品上市公司营收排名第一位的三只松鼠,营收虽然有0.24%的微弱下降,但净利润同比增长36.43%,好想你的营收大幅度下降57.32%,受多重因素影响,从产品来看,红枣类产品销售同比增长47.9%,但坚果类销售同比下降97.17%,其他类别的产品的销售也下降了54.88%。
此外,6家公司的营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周黑鸭与绝味食品增长最高,分别为31.56%和24.12%,这与2021年高铁等交通枢纽站点开放有关。良品铺子、盐津铺子、洽洽食品的营收增幅在18.11%到13.15%之间。
8家公司都实现了盈利,其中,绝味食品盈利最高(9.81亿元),恰恰食品其次(9.29亿元),三只松鼠第三(4.11亿元),周黑鸭第四(3.42亿元),良品铺子第五(2.82亿元),盐津铺子第六(1.51亿元),好想你与来伊份都只有几千万元的净利润。但从净利润增幅来看,来伊份增幅最大(147.55%),周黑鸭其次(126.44%),好想你的净利润降幅达到97.14%。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公司数维持8家,营收从424.45亿元下降到422.33亿元,降幅为0.50%;净利润从31.89亿元下降到27.22亿元,降幅度为17.16%;由于公司数不变,每家公司的平均营收与净利润,与总额变化一致;在零售上市公司的营收占比从1.352%下降到了1.11%;净利润率从6.41%上升到7.55%,居第三位。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休闲食品行业的销售渠道中,电商和新兴渠道增速快,休闲食品线上销售规模占比不断提升,但传统线下渠道仍占据主导地位。
未来几年,休闲零食板块将继续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当然也将势必吸引资本的持续入局。当增量资金持续进入消费板块,很容易催生出新的领军企业实现迭代。特别是近几年出现重研发企业市场份额快速做大,零售业的格局远没达到固化的程度,未来几年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5家家电上市企业在2020年的严重疫情下,营收仍保持1.15%增长,2021年实现营收5153.43亿元,同比却下降了5.52%。净利润从2020年的66.13亿元大变成2021年的亏损287.09亿元,同比下降534.13%。净利润由盈变亏的主要原因是苏宁易购的净利润从2020年的亏损42.75亿元扩大到2021年的432.65亿元。在家电上市公司中,只有小米盈利,其他都亏损。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营收下降了4.44%,净利润下降了309.33%;由于公司数不变,每家公司的平均营收与净利润,与总额变化一致;在零售上市公司的营收占比从17.10%下降到了13.49%;净利润率从2.54%下降到-5.57%,赚钱行业变成亏大本的行业。
药妆行业历年来都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个行业的业绩表现就更为突出。2021年7家可比药妆上市企业实现营收1082.68亿元,同比增长18.36%。实现净利润(不含屈臣氏)25.94亿元,同比增长14.98%。
从事网上卖药的“1药网”,2021年营收增幅高达52%,首次100亿元(124亿元),但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的全年净亏损同比扩大到4.75亿元。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与费用的增长,财报显示,1药网全年的运营成本和费用为130.6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6.76亿元同比增长50.6%。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营收增长49.62%,净利润增长116.99%;每家公司的营收平均值增长了30.92%,净利润增长89.86%;在上市零售公司的营收占比从2.65%上升到3.27%;净利润率从1.87%上升到2.71%。
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限额以上的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为3041亿元,同比上升29.8%。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120.90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36.53%,较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11.78%。其中:黄金首饰711.29吨,较2020年同期增长44.99%,较2019年同期增长5.18%;金条及金币312.86吨,较2020年同期增长26.87%,较2019年同期增长38.56%。
受行业整体趋势影响,各大珠宝饰品企业在业绩方面也都出现向好趋势。珠宝饰品行业11家上市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1081.73亿元,同比增长23.52%,实现净利润18.79亿元,净利润扭亏为盈,净利润增幅为240.75%。六成企业(老凤祥周生生、周大生、飞亚达A、潮宏基、萃华珠宝、明牌珠宝)都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营收增长5.31%,净利润增长下降129.39%;每家公司的平均营收增长14.89%,净利润增长123.06;在上市零售公司的营收占比从3.26下降到%上升到2.83%;净利润率从-6.22%上升到1.74%。
2021年零售上市公司排行榜单列了专业店业态,除原有的居然之家外,还新增了名创优品和孩子王。三家企业实现营收322.45亿元,平均每个公司的营收超过百亿元,实现净利润32.19亿元,净利润率高达9.98%,为零售上市公司9大业态中净利润率最高的行业。
公司一词“Company”,“com”是前缀,是“共同”的意思,其词根是“pan”,其意思是“平底锅”,联想到用平底锅煎蛋,会做得很大。开公司就是要不断做大,不想做大的话,就没有必要开公司。做上市公司更应该如此。
1、别把“”做成“故事”。如今我国有不少上市公司,规模越做越小,业绩越来越差,投资者被割韭菜,血本无归。“”如果成了“故事”,那崩盘是迟早的事。零售,需要以“诚信”与“业绩”建立股民的“信任”与“信心”。
2、紧缩型战略值得敬重。在社会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加剧和不可预期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开始实施稳定型或紧缩型的发展战略,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发展战略。
3、行业格局进入大调整时期。曾经赚钱的行业,开始不赚钱,甚至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家电随风飘摇,药业稳健增长,电商利润跳水,地位牢不可破,服饰广开财源,业绩快速提升,百货、超市、家电的状况最糟糕。超市作为民生行业,面对着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的民生需求,但在零售上市公司中的市场份额却在逐年萎缩。家电(大家电)与超市从赚钱行业变成巨亏行业。
4、专业店潜力无穷。专业店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泛的大众零售业态。2021年新增的专业店业态,3家公司的平均营收超百亿,净利润率也达到了9种业态中的最高水平。
从国内外对专业店的分类标准来看,办公用品专业店(officesupply)、家电专业店(homeappliance)、药品专业店(drugstore)、服饰店(apparelshop)、体育用品专业店(sportinggoodsstore)和家居建材商店(homecenter)等都属于专业店。
美国把专业店分为九大类:汽车及另零部件经销店、家具与家居装潢店、电子电器店、建材经销店、食品饮料店、保健用品及药品店、加油站、服装服饰店和运动、休闲、图书、音乐用品店等。日本在美国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燃料店、农具店以及其他非食品类专业店。欧洲一般把专业店简单地分为三大类:食品饮料烟酒专业店、医药品、化妆品专业店和其他非食品专业店。专业店(Specialitystore或Specializedstore):是指专门经营某一类或某几类,甚至某一种商品的零售业态。专业店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强调特色与选择性;紧跟时尚与流行性;专业服务与专业性。
5、零售应该成为平复社会心理的一个温暖的港湾。实施“线上+线下+社群”的三度空间营销战略,是任何零售业态的必由之路。但消费者在多重压力之下,会表现得更理性,对价格以及心理触觉也更敏感。零售人与零售场景一定不能火上加油成为戾气的发泄口,而应该成为平复社会心理的一个温暖的港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