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证券周刊

  • 2023-02-02
  • John Dowson

  日保监会主管的《中国保险报》表示,险资不是妖精!稳定的资本市场必有险资做基石!大有为险资正名之意。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官媒都开始“互撕”,这一次险资举牌究竟何去何从呢?举牌概念会不会出现“回光返照”呢?博览研究员认为,在官媒“互撕”的背后,从监管角度出发,日的“过激反应”似乎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暴跌肯定不是“防风险”主基调之下所喜闻乐见的,监管层或有意控制悲观的市场预期。但话又说回来,就算刘士余在上周末选择沉默,就算官媒对险资释放暖意,险资举牌也已进入尾声。原因在于“偿二代”体系之下,险资举牌行为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偿付率”来应对监管部门年度考核。伴随年末的到来,即使没有刘主席的“当头棒喝”,险资举牌的热潮也即将退潮。同样的道理,只要“偿二代”考核不变,下一次举牌行情,大概率只会在明年下半年出现了。博览研究员还是那句话,市场永远会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既然举牌已经失去了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双重支撑,即使《中国保险报》力挺,至少半年之内,我们也很难再看到举牌行情了!

  《与其四处“捉妖”,不如低头思考为何“妖精”盛行?》距离刘士余的脱稿演讲已经过去3天,但险资举牌的“余震”仍未消除,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表面上,监管层力保险资举牌的“去伪存真”,但进一步想,为什么会“妖精”盛行呢?博览研究员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监管制度的滞后,导致“妖精们”层出不穷,从而触及了政府建立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底线!当前的,由于先天的制度缺陷,随时都会面临一波又一波的利益冲突及不当行为。但是金融监管改革,不是一行三会能自己拍板决定的,这种大事,必须看决策层的“脸色”。在高层对金融监管改革真正达成共识,各部门之间解决利益冲突、形成了统一意见之前,即使今天抓了徐翔、约谈了许老板、整改了姚员外,在分业监管的制度漏洞下,或许还会有新的“妖精们”出现!

  《传姚振华上周曾赴京,然而前海人寿还是被罚的幕后……》12月5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针对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同时,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从多方信源获悉,上周姚振华的确曾经奔赴北京,但赴京时间是在刘士余讲线日)来到了北京,在刘发讲线日)晚间返回深圳,并于周日(4日)凌晨抵达深圳。然而,从保监会的处罚结果来看,姚老板的北京之行并未能“斡旋”成功。接近保监会一位内部人士亦表示,“来没来保监会我不清楚,但没有见资金运用部的任何人。”我们只想说,从证监会刘主席痛斥、到保监会监管函、再到新华社发文,这一套“组合拳”力道十足,显然监管层是有备而来。看来某些险资在A股中的运作手法,已招致决策层反感。A场上,险资举牌概念股短期内想翻身那是不太可能了。

  日,被“错杀”的举牌概念中国建筑和格力电器均翻红,甚至恒大举牌的梅雁吉祥、廊坊发展都有不错表现。众所周知,最近险资举牌成为了众矢之的,但另一方面,媒体对险资的态度也开始转暖,甚至出现了官媒“互撕”!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继证监会刘主席的土豪、妖精、害人精的“雷霆之怒”,以及保监会出手规范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之后,新华社也发文三问险资举牌,指出监管部门联手势在必行。但另一方面,6日保监会主管的《中国保险报》表示,险资不是妖精!稳定的资本市场必有险资做基石!大有为险资正名之意。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官媒都开始“互撕”,这一次险资举牌究竟何去何从呢?举牌概念会不会出现“回光返照”呢?本内参周一和周二文章,已经从政策角度做出提前研判——这一波险资拉抬的行情迎来大利空!已经到了要了结的时候了!今天,

  日,新华社发文聚焦险资举牌上市公司三大焦点:今年当中险资为何频频举牌上市公司?举牌“乱象”伤害了谁?险资举牌怎么管?业内人士称,类似险资举牌还将不断出现,处理不好易集聚金融风险,监管部门联手合力监管势在必行。此外,保监会还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严格监管保险资金运用。

  博览研究员认为,新华社的文章主要讨论险资举牌的负面影响,文章不仅提到了姚老板涉足的万科、南玻、格力,还包括安邦举牌的中国建筑。文章指出,保险资金举牌、收购上市公司有其自身逻辑所在。但目前险资举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被举牌上市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各类资金跟风,个别保险机构“快进快出”带来极坏的示范效应。立点在于险资所到之处引发市场震动,从而引申到金融风险必须高度重视。

  其背后多多少少反映着保监会“有保有压”的态度。保的是合法合规、有职业操守、讲道德、深谙“保险姓保”的公司;压的是姚老板那样有钱任性、野蛮收购谋求上市公司控股权,甚至是经营权的“野蛮人”。

  在官媒“互撕”的背后,从监管角度出发,5日的“过激反应”似乎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暴跌肯定不是“防风险”主基调之下所喜闻乐见的,监管层或有意控制悲观的市场预期。

  既然“稳定的资本市场必有险资做基石”,是不是意味着举牌又将“回光返照”了呢?就算没有刘士余的

  当头棒喝”,就算官媒对险资释放暖意,举牌也临近尾声!本内参5日文章《今天,你是裸奔,还是站岗?“雷霆之怒”最新解读!》已经从政策角度指出,这一波险资拉抬的行情迎来大利空!已经到了要了结的时候了。除了对主流观点的赞同之外,博览研究员个人认为,就算刘士余在上周末选择沉默,就算官媒对险资释放暖意,险资举牌也已进入尾声。原因在于“偿二代”体系之下,险资举牌行为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偿付率”应对监管部门年度考核。但12月的年度考核结束之后,举牌也就随之偃旗息鼓!

  具体而言,时间上看,宝万之争始于去年末,今年大家密切关注的恒大许老板举牌万科A、廊坊发展,安邦举牌中国建筑,阳光举牌伊利股份、吉林敖东,均发生在下半年。为什么险资都选择在下半年“动手”?

  偿二代”政策全称为“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根据2015年2月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计量采用综合因子法,各个投资类别占用最低资本的计量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将对险资未来的大类资产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偿二代”下,偿付能力充足率(简称偿付率)依旧是保险公司监管的核心指标,偿付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最低资本。从会计角度看,举牌意味着分子端的扩大,从而提升了险企的偿付率。

  偿付率的考核时间点为每季度和每年度,而一旦水平低于监管红线,保险公司相关承保、投资等业务就会被叫暂停,保险公司的相关承保、投资业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通俗点说,偿付率考核对保险公司而言就像公司员工受到公司年终考核一样,一旦KPI达不到预设标准,你的年终奖就危险了。

  所以总体来看,为了达到“偿二代”的要求,险资举牌行为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偿付率”来应对监管部门年度考核。因此,即使没有刘主席的“当头棒喝”,险资举牌的热潮也即将退潮,因为大多数险资买入股票达到举牌线月中旬之前完成。同样的道理,只要“偿二代”考核不变,下一次举牌行情,大概率只会在明年下半年出现了。

  回到当下,临近年末考核,险企本来还有2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通过举牌来把报表做漂亮,但刘士余一席话,提前结束了这一波举牌行情,料想险资不会在这个时点上“顶风作案”。博览研究员还是那句话,市场永远会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既然举牌已经失去了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双重支撑,即使《中国保险报》力挺,或许半年之内,我们也很难再看到举牌行情了!

  日晚间《中国证券网》报道年中曾有8家被检查险企到目前仍未上报万能险整改报告。安邦保险,一家成立不久的年轻险企。这几年依靠万能险快速扩张壮大占据业内前列的险企却没有出现在保监会核查的名单中,相必让不少人感觉到意外。而且最近这家公司更是在中国建筑股票上花费巨资接连增持。那么,透过这种意外的消息,我们可以解读出什么呢?

  保监会组织了7个保监局对万能险业务量较大,特别是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从市场一线家人身险公司还包括:君康人寿、东吴人寿、华夏人寿等。截至目前,除前海人寿已递交整改报告、并因整改不力被叫停万能险新业务之外,其余被检查险企均尚未向保监会上报整改情况报告,目前这8家险企并没有被要求停售任何相关业务。

  安邦系三家公司估算万能险占比分别为100%、67.4%、29.9%,可以说在险企之中已经是万能险份额比较大的了。

  月17日,金融街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安邦系持股金融街比例从一季度末的26.77%增至29.98%,已经逼近30%的要约收购红线%的持股比例,再度紧逼现任第一大股东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截至6月30日,第一大股东金融街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31.18%,金融街的大股东为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安邦保险早在2014年便买入金融街股票,两年多来持续增持。而针对安邦保险的举牌,金融街投资集团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分别增持3.57%、1%、0.06%,大股东的增持举措也被外界视为“防御性”措施。根据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安邦人寿、和谐健康分别以2283.8亿元、1065.65亿元分列全国寿险规模第二、第六,同比增速为433.42%、570.9%。

  ,上半年其保户投资新增交费1745.98亿元,占规模保费76.6%,同比增长330.82%。

  我们再来看看恒大系的运作,恒大举牌或者说是大幅买入投资的个股大多是下图这类股权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非常低的股票。其近期运作的多数股票都有类似的情况,在此不一一列举。

  而据悉,前海人寿和恒大将面临保监会派驻检查组现场检查,但是同样近期在二级市场表现抢眼的安邦却丝毫没有什么负面消息。说到这里,我想提几点个人看法:

  其一:上市公司可以算得上是行业翘楚,国家经济的命脉。但是,这几轮行情可以看到,在调整之前都有监管层整肃险资的动作。可以看出,险资还是存在着“资产配置荒”的,一直是想买而被规范之后不敢买或者不能买了。而为何监管层要对险资多次进行干预呢?

  其实就是我6日内参中所指出的:对于市场上这些疯狂举牌的险企,是单纯地为了财务投资吗?如果是还好,但是很多企业已经是居心叵测在谋求国有企业的控股权。这些人想趁着经济下行探底的时候入驻国有企业,等到经济好转的时候,那么这些极具垄断属性,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翘楚或许就成了资本挞伐的对象。这是一方面“野蛮人”的想法;另一方面呢?有些并不是想控股企业,而是为了快进快出,利用资本优势来“炒高股票,出货走人”。此外,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在习总“做大做优做强国企”的号召下,资本市场的资源应该更多导入到蓝筹国企之中。但是,

  其二:我认为市场上险资的问题并不能单独怪险资,因为说白了,恒大和前海等险企是在钻法律空档。但是其运作资本的手段还没有上升到犯罪,所以是“合规但不合国情”。对于后期而言,我认为监管层需要加码的不仅仅是一行三会的协同监管,还有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约束。

  我们A股很多上市公司面临着着非常不健康的生存环境。一方面监管细则对上市公司高管和大股东减持的约束力不够,很多大股东等股价炒作起来之后,就高位利用内幕或者通过大宗交易,抑或是高送转这类掩人耳目的方式进行减持套现,“赚了差价就开跑”。另一方面,套现跑了之后,使得公司股本结构极其分散。在资产配资荒的大环境下,险资难免会碰上这类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却无心经营,天天担心被险资要约收购控股,从而将这些大股东管理层给罢免掉。

  所以,说到这里,我认为近日刘主席讲话中的“妖精论”,其实不仅仅应该说的是那些图谋不轨,想鲸吞国有资本的险资机构。更应该说的那些大妖精其实是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的“投机倒把、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基于此,我认为对于后期而言,险资举牌碰上这类股权分散的个股还会接着出现(这是避免不了的),而要真正解决这种纠纷,并让险资更好地投入、促进健康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短期的一行三会配合调查,而更多的需要完善上市公司对大股东持股的约束力。

  毕竟,不会所有险企都能够像安邦这样做到“价值投资”。对于金融市场而言,靠的不是个体情怀,而是制度完善。

  日,据中国证券网,知情人士透露称,保监会最快将于12月7日派出检查组,分别进驻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

  6日,据财新,保监会下一步将针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出资真实性、以及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等方面出台监管措施。其中,对于险资中因虚假出资导致的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保监会也将引入稽查部门,必要时联合公安机关对保险资金虚假出资问题进行调查

  不难发现,监管层正轰轰烈烈的开展着一场“捉妖记”。而“妖精”,就如6日中证报头版评论所言,只有干扰优质企业正常经营,资金来源不正规的举牌才应受到严肃查处。

  表面上,监管层力保险资举牌的“去伪存真”,但进一步想,为什么会“妖精”盛行呢?博览研究员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监管制度的滞后,导致“妖精们”层出不穷,从而触及了政府建立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底线!

  妖精”盛行?举个例子,险资举牌之后,有的就严重影响上市公司正常运作,比如上海家化及南玻。上海家化的管理层被撤换,南玻的管理层则集体辞职。但上海家化整合业务一直没有见成绩,南方玻璃动荡之后至今没有恢复。如果这样,肯定会引起了市场对保险资金这些举牌严重质疑。当然更为严重的是最近发生的万科、伊利、格力的股权之争。虽然这些上市公司在举牌催化下,股价飙升,但保险公司的管理能力并没有获得市场信任。

  按理说,险资入市本无可厚非。因为这既为险资开辟一条投资渠道,也可稳定。至于应该让什么样的资金进入,进入后如何投资,投资什么更是不需要有更多的行政指导或干预,应该是资金管理人的责任与选择。这样,才能保证管理者所持有的资金到市场进行有效配置。在发达的成熟市场,由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证券监管部门对此是不会太多过问的。但是,我金融市场的情况远没到发达成熟市场的水平。

  第一,“有形的手”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意向地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受认可”的地方。比如A股要去散户化,要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则险资有了进驻的可能。正是由于“有形的手”,导致权力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这自然容易导致有人利用这些权力为个人谋取利益,或把国有财产转化为个人利益。险资就有通过对国有优质上市公司的举牌,把国有资产转化成个人或小集团之利益之嫌疑。

  第二,如果跟随“指引”,那么就涉及到投资收益的问题了。市场的行为人往往会把投资收益归自己,而把其投资行为的成本转化为整个市场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投资必然会导致不少投资者,特别是那些手上持有他人资金的管理进行高风险的短炒,并让其投资的短期利益极大化,至于未来市场洪水滔天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想想恒大许老板买而不举,经过媒体曝光之后,相关个股的巨震!

  第三点,由于政府对市场的主导,同时政府又对公职人员上要求从严,这将导致金融监管部门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再加上分业监管本身具有不完整性,更是放大了当前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漏洞。宝万之争从去年闹到今年,几乎用了一整年时间,姚老板才被“问责”。其间,前海人寿已经把南玻A和格力电器两家公司闹得几乎每天上头条。在号称全面、无死角的强监管面前,对险资举牌乱象的整治似乎迟到了整整一年!

  总之,博览研究员认为,当前的,由于先天的制度缺陷,随时都会面临一波又一波的利益冲突及不当行为。但是金融监管改革,不是一行三会能自己拍板决定的,这种大事,必须看决策层的“脸色”。在高层对金融监管改革真正达成共识,各部门之间解决利益冲突、形成了统一意见之前,即使今天抓了徐翔、约谈了许老板、整改了姚员外,在分业监管的制度漏洞下,或许还会有新的“妖精们”出现!

  从角度,一个私企,只因你有了一张合法的金融牌,就拿着不是你自己的钱,而是大众的保险钱,却图谋国有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进而操纵其经营权,这不仅是险资跨界了,更是犯罪!

  这是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对刘主席讲话的最新解读。这番讲话,究竟对当前行情有何影响?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刘主席的此番脱稿讲话似乎并非“率性而为”,恐怕不仅是刘主席的个人观点,一定是证监会稽查局掌握了某些证据,或许还代表了更高层的态度!几个与刘主席脱稿同时发生的事件,让市场一致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刘主席为何突然高调说这些话?直接上升到“挑战国家法律法规底线”的高度,或者说这是新一轮强监管的前奏!我们注意到,刘士余主席的讲话传出后,引发了市场诸多评论,不少分析人士对刘主席从道德角度给出定性的话语表达了不同看法,甚至网传内部录音称,保监会官员讲话认为这个表态不应该,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后被删除。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是允许的,但投机炒作上市公司股票是反对的;保险资金在现有规则内具有与公募基金一样的募资功能,但联手炒作就是违法的;打着举牌、收购,背后的老鼠仓大发横财,大爷大妈买单,不就是开启牢狱大门吗!

  我们认为,刘主席的讲话同样透露出明年十九大对金融监管层面的新方针。即,有关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国企与民企的新定义。刘主席的讲话反映了金融监管的两大新变化:

  比如宝能对万科、宝能对南玻这两大市场热点案例,仔细分析交易所询问函内容,就会发现其态度并不一样。刘主席、王石都用到了同一个词“野蛮人”。实为对国有控股,职业经理人模式的认可,而对民资控制国资就被认为是资金来路不明吗,甚至是犯了错误!

  总体来讲,预计金融创新在日后不会出现两年前的“放养”、“散养”,去年“股灾”导致对前两年金融创新的全面收缩,应看作是“南北院”之争的始发点——高层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提的越来越少,而更强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意味着未来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将发挥更大的力量!

  雷霆之怒”?为什么从万科举牌一年来,刘士余主席才正式公开了监管层的态度呢?是什么“激怒”了监管层?万科、格力、中国建筑;险资、杠杆、前海宝能、恒大人寿、安邦保险;野蛮人、土豪、妖精、害人精,这些标志性的用语,不仅限表达了对险资在A场上某类行为的担忧,更直接将一些险资的举动定义为不道德,并认为触及了刑法。

  险资举牌或收购潮上演一年来,合法与否,关键点是收购方的行动自认按规而行,还是由法律的制定者按规则的解释来评定?即,是市场的错、还是监管者的错,以及在分业监管环境下法规之间的不明确,究竟是哪一个的错?

  无论刘主席,还是保监会都对万能险产品的本质定位给出了明确的说法,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杠杆主要来源的万能险资金被短期化增大了风险,不能这样用;

  换言之,刘主席发怒的核心原因,其实也就可以理解为野蛮人、妖精、土豪扰乱了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触及了政府建立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底线。从这个角度看,宝能一年多来的所为不是简单的遵守市场规则与否,而是扰乱了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对市场中所有民营持牌金融机构的警告。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是允许的,但投机炒作上市公司股票是反对的;保险资金在现有规则内具有与公募基金一样的募资功能,但联手炒作就是违法的;打着举牌、收购,背后的老鼠仓大发横财,大爷大妈买单,不就是开启牢狱大门吗!

  ”对市场的影响?我注意到,当前有市场分析机构针对刘主席的讲话提出,炒国企是受到监管层支持的,其逻辑是安邦碰中国建筑,监管层是热烈欢迎,但“姚员外”找“董小姐”,深交所就“提着刀子追砍姚员外”,果真如此吗?

  况且,在刘主席如此严厉的讲话后,周末已是人声鼎沸、谣言四起、风声鹤唳,我们非常确信,市场所有机构恐怕都会噤若寒蝉、采取保守策略,不可能在风口下顶风作案,无论国资还是民资,“被查”总是不安全要担责的。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少官员、学者近日发出不炒差价、不赚差价的呼吁,这些言论的背后与监管层的方针是一致的------

  在博览研究员看来,监管层(证监会、保监会)准确传递了险资举牌是对监管的挑战,是将高风险转嫁给了广大群众,撩乱了市场。其结论就是以险资、杠杆为突破口给整体市场降温。而上周五(12月2日)有关两融标的划线也表达了监管层再次严控市场风险。能严控风险的最好办法除了关闭外,就是将它装在一个箱子(体)里,尤其是该出逃的已逃出后。此其一;其二,由此事件可能延展出的监管风向,很可能对非举牌的借壳重组并购等凡能引发股价波动的行为将全面收缩与严控;

  总之,这一波险资拉抬的行情迎来大利空!已经到了要了结的时候了,对投资者而言,在这样一个当前风险远高过收益市场预期的环境中,绝不能因图小利而将本金暴露在风雨中!举牌已降温、收购已熄火、去产能已到位,你还要“站岗”么?

  监管层(证监会、保监会)准确传递了险资举牌是对监管的挑战,是将高风险转嫁给了广大群众,撩乱了市场。其结论就是以险资、杠杆为突破口给整体市场降温。我们在此发出强烈信号:这一轮举牌+去产能的“不太正常”的行情,随着周末这两大消息,我们宣布:裸奔(降低仓位)!裸奔后,就安静地睡吧(耐心等待)!

  而对刘士余主席的讲话,博览研究员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看法:我们要考虑到刘士余主席此番讲话的特殊背景(基协大会的场合、徐翔案开审前的敏感时间点!),和其对民资所谓“来路不正的钱”的真正指向!——正如上文所言,刘主席的此番脱稿讲话似乎并非“率性而为”,恐怕不仅是刘主席的个人观点,一定是证监会稽查局掌握了某些证据,或许还代表了更高层的态度!

  为何刘主席会在基协大会上痛斥“险资”?想想就觉得很突兀,刘主席真的是在说险资举牌的事儿吗?我看其用意很可能是给公募和私募打“预防针”,提醒他们务必遵纪守法。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私募体量已经超过9万亿,超越了公募。而私募基金在野蛮生长之后,各类违规违法并不鲜见。就拿每年年底大热的高送转来说吧,就有私募与上市公司联手进行“信息操纵”。

  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市场上有部分私募机构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高管达成协议,控制高送转等利好消息的释放节奏,同时私募机构配合在二级市场通过自身资金优势大幅拉抬股价,造成是高送转利好刺激的假象,引诱市场投资者大量跟进买入,进而实现帮助上市公司高管在高位减持股票的目的。这类操作的背后是上市公司高管与私募机构进行收益分成,其操纵模式也被监管层归类为信息型操纵。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徐翔。资本市场备受关注的徐翔案将于12月5日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另两名主犯,均与徐翔相识多年,分别是极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巍,灵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竺勇。

  据了解,徐翔、王巍、竺勇三人累计动用400余亿元资金操纵上述股票股价,获利约几十亿元。上述涉案上市公司的多名高管均被另案处理。

  土豪、妖精、害人精,这些词,用在“徐翔们”的身上,是不是一样适用?博览研究员还注意到,这一次刘士余主席并无具体指向的讲话,是发生在恒大人寿精准买入4.95%,利用公开信息披露,引导市场情绪,吸引散户跟风之后。在我看来,这也涉嫌利用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操纵股价。好在恒大许老板还是讲的,被保监会约谈之后“浪子回头”了。

  所以说,刘士余主席此番脱稿痛斥野蛮人,并不是反对险资举牌,而是对公募、私募和险资等资产管理从业人员作出一个警告,不要“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

  刘士余主席的讲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监管层对过度的杠杆行为的反感。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2015年牛市,就被称为“杠杆牛”,而最后的崩塌也使得前任证监会主席肖钢黯然“隐退”。彼时杠杆业务可算是金融创新,而主管创新业务的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也已“落马”一年多。这些都是前车之鉴——无序杠杆不仅带来剧烈的市场波动,放大风险,继而可能影响监管层的“仕途”。所以,面对各路资金明的暗的加杠杆的各种猫腻,一心维稳的监管层能不小心?

  资本圈就是一个江湖。徐翔跟其他公募、私募的大佬们一样,只要你在江湖中有了名号,各种势力、资金就会找上门来。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徐翔没的选——规模不扩不行,产品不得不发。最终在官员、机构、上市公司“三位一体”的利益网络中成为一只白手套,天天演戏。权贵跟江湖势力们选择徐翔,那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徐翔的招牌、资金、内幕信息,将股票推上去,获得无风险收益。

  2016年4月2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徐翔等人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犯罪,于近日被依法批准逮捕;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博明等人涉嫌犯罪,也被青岛市公安局依法批捕。

  徐翔与程博明等系关联案件,关联点之一是2015年股灾期间那只备受争议的股票——美邦服饰。彼时,徐翔涉嫌与中信证券程博明等高层合谋,利用中信证券参与救市的国家队操盘手身份,将暴跌的美邦服饰股价拉高,徐翔和他的朋友顺利解套。而这些客户当中,就有已被调查的原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的亲属。

  有人说,资本市场应该“英雄不问出处”,钱来自哪里并不重要,只要合规合法即可。然而,对资金来源并无监管权的证监会,面对爆发在自己“地盘”上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处置,这着实是个考验智慧的大难题。但无论如何,在全面依法监管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框架正在不断完善。现阶段的监管意志仍是以稳为主,宁要低迷的稳定,不要疯癫的上涨,这对来说,不仅仅是“短空”,投资者应对监管意志变化导致市场降温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无意于探讨险资为何一夜之间就从A股喜闻乐见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变成了人人喊打的野蛮人,我们只想说,从证监会刘主席痛斥、到保监会监管函、再到新华社发文,这一套“组合拳”力道十足,显然监管层是有备而来。看来某些险资在A股中的运作手法,已招致决策层反感。A场上,险资举牌概念股短期内想翻身那是不太可能了。

  鉴于前一阵险资举牌概念股包括中国建筑、伊利股份等大盘蓝筹股,且对指数有一定影响力,接下来,A股整体疲软、大盘指数维持跌势也是顺理成章。如果我们在短时间内看到,监管层继续对险资的违规行为进行“追打”,或者完善相应的监管框架,那么这一波调整就不会轻易结束。如果这件事情已前海人寿受罚而暂时告一段落,那么调整的时间就会相应缩短。

  不过,新华社已经在文章中向我们透露:“保监会还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严格监管保险资金运用”。看来此次A股调整不会短时间内就结束的。总之,现在又到了股民暂时离开这个市场的时候

  姚老板”上周曾赴京从多方信源获悉,上周姚振华的确曾经奔赴北京,但赴京时间是在刘士余讲线日(上周四)来到了北京,在刘发讲话当天(上周六)晚间返回深圳,并于周日凌晨抵达深圳。据网友爆料称,12月4号凌晨零时左右在深圳机场大厅出口方向,看到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一行五人,姚振华一人在前,后面四人手提公文包跟随,着正装且表情严肃。据网友称,姚振华等人步履匆匆,除了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外,未见大件行李。

  月3日上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出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尽管并未明说,但是外界普遍猜测刘士余此番表态针对的最大可能就是宝能系资本和姚振华。

  姚振华需要解释的东西也很简单,资金来源是否合规,主观目的到底要干什么,能不能和大家好好玩耍之类。然而,从保监会的处罚结果来看,姚老板的北京之行并未能“斡旋”成功。当然,以上纯属观察人士揣测,

  来自牛邦网的一位网友问到:“为何都说没见到人?是宝能姚老板的人脉不够广?还是在敏感时刻,相关官员避而不见表示避嫌?”博览研究员注意到,继保监会下发监管函之后,新华社也加入到对险资举牌乱象的批判中来。新华社在《聚焦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三焦点》一文中抛出了三个尖锐的问题——

  这篇文章中写到——在监管部门对杠杆资金“野蛮收购”提出警示后,12月5日A场中之前被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股价均出现大幅波动,而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据了解,保监会还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严格监管保险资金运用。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早在今年7月份新华社记者就曾发文《起底宝能入股万科资金链》,文中有“险资用到极限,杠杆倍数成迷”等字眼。可以说,宝能姚老板这回“栽得不冤”,可能早就被盯上了。下图显示的就是彼时新华社记者的调查结果。

  证监会刘士余主席把这些险资比喻成妖精,让人很容易想起《西游记》里那些妖精。但是妖精也是分层次,讲出身的,《西游记》里那些有背景的妖精都是各路神仙的坐骑,如观音菩萨的金毛犼,太上老君的大青牛等,最后都被上司救走了。

  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雷霆之怒”可谓是一语惊人。周末市场情绪的震动和昨日A股的表现已经佐证了这一切。

  不过,除了刘主席的讲话。博览研究员注意到坊间还广为流传着一份据称为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内部人士在某非公开场合的、很快就被删除的讲话录音——这被视为保监会体系对刘主席讲话的某种回应——或者直白点说,是对刘主席讲话精神(特别是脱稿那段)的不满意、不认同!

  在录音中,该人士以个人名义批评称,“刘士余主席说了很长的一段话,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对于刘主席提到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只是下意识的做了结论。当然这个背后原因很复杂,我们保监会马上会出台一个比较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一些保险公司的行为,但是在我们这个政策没有出台之前,还处在静默期。

  姑且不论这份所谓内部监管人士的评论可信否,但是在金融业内,对于中国特色的监管分割和地盘竞争却是多年来心照不宣的事实。而如今从台面下的角力上升到公开辩论,其导火索就是近期热火朝天的险资举牌。

  有关刘士余主席的讲线日内参上已有多次解读。在此,不再赘述。我想指出的就是一点:刘士余说的话不仅仅是说给宝能、安邦、恒大等财大气粗,风格彪悍的险资机构听的,更多的是说给保监会或者是更高监管层听的。

  因为,对于刘士余而言,从肖刚手上接过A股这个“烂摊子”后,交给刘的任务已经开始从肖刚推进市场化改革向防范金融风险转移了。

  肖刚任上,若不是杠杆太过疯狂点燃了诸多风险因子,那么注册制、国企改革这些可能早就完成了。当时包括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在内的一级官媒也更是为了营造“改革牛”而“不遗余力”。市场在这种政策的全方位鼓舞下更是热情高涨。所以,上到国家意志,下到市场反馈都给了肖刚推行一系列金融创新和市场化改革很大的动力。基于此,肖刚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要改革,创新,发展市场化。

  所以,国家队开始高抛低吸并非证金公司一意孤行之举,不可能没有来自上层意志的指导。因此几番权重砸盘,高位套现后,国家队开始占据市场优势。证监会严厉整肃市场投机炒作,引导资金进入蓝筹股也是无奈之举。而年初到10月份左右,国内前期超发的大量货币也一直不安分。在各个市场之中频繁投机而不愿流入实体经济,甚至在强势美元的预期下,大有流出海外的。而放眼当时国内市场,除了还没有啥泡沫、适合囤积货币外,也找不出更适合的地方了。因此,

  因为,这个时候对于监管层而言,已经不仅仅是需要一个没有风险、稳定波动的市场;还需要一个能够完成流动资本转移并达成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所以,随后的债转股和国企改革都是来响应这个政策的附属因子罢了。让钱流到虽说很好办,但是比较难办的是要同时协调好“导入资金进入”、“但偏重导入蓝筹”、“但又不可过多导入资本推高市场泡沫”等诸多目标身上。

  你恒大大手笔买万科,看起来并没有法律错误;你恒大“准举牌”运作的个股,随后都是一地鸡毛,似乎也没有违背了哪条法律。在证券法规上,证监会确实拿他没办法,但恒大给市场带来的“坏印象”却必须要处理。即使后来恒大自愿锁仓准举牌股票六个月,但是这对于证监会掌管而言,很明显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事情(否则广大散户情绪上难以接受,市场也会走歪)。市场要想令行禁止,就必须要在法律法规上做到清晰、可见、分明。而不是继续像现在这样“不清不楚”——所以,我们看到在去年万宝之争后,监管层忍了这么久终于发难了。但是,效果如何呢?

  中国分业监管格局下,监管机构的地盘意识非常清晰,从非标理财、通道业务到债券市场分割与统一,从股灾中的配资到万能险魔兽,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这一立场出发下,凡是有利益的事大家都去争抢,有麻烦的雷大家相互推诿,这一点在互联网金融和股灾上的反应尤为显著。

  其结果是中国从2008年以来经历了蔚为壮观的影子银行崛起,从信托到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再到保险资管、万能险,一个接一个的金融套利,表面上推动了金融自由化进程,实质都是监管分割与争地盘释放出的潘多拉盒子。从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到股灾配资之难,它们一次次触动了中国脆弱金融体系的敏感神经。

  刘主席借用“公开放炮”的方式背后有更多的无奈。这是整个体制的症结——监管只有地盘意识,却缺乏清晰的责任边界和考核约束机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共享问题,也不是协调好不好的问题。关键是责任不清,出了事,没有严格追责机制。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金融监管责任权力匹配和监督考核问题,恐怕监管分合都于事无补,更危险的是,一旦处理不当,还有可能丧失金融改革治本之机。

  这就和当时周小川行长指出市场失灵是价格机制和供需关系被扭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监管官员而言,就是有这么一种无奈,好多时候“多重目标”压身,使得监管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这也是中国金融监管多年来为何难以逃脱“一放就死,一管就乱”。

  刘士余主席选择在此时“发话”,一方面是基于吸纳流动资本的任务到了尾声;另一方面是对于后期可能会继续要依靠来“囤钱”可能产生的监管难题,借此机会向上级监管层“发难诉苦”。不过,我认为即使现在说了,问题也不会一时之间有解。我更加认为中国金融监管的症结还需要等到明年十九大之后才有希望进一步加快改革。目前一行三会仍然难以完全做到风险共担,好多事央行虽然要推行,但是下面落实的确有难度。作为保监会需要发展壮大中国险资的投资环境,并且助推股权投资健康发展。但是对于证监会而言,让钱流进的同时,还不能使险资过分妄为鲸吞国有资本、还不能让资本快速推高市场带来泡沫风险。这种目标不一,权责各异的监管环境亟需一个类似“超级央行”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来进行协调。

  从外部政策环境来看,上周末刘士余的脱稿演讲,或代表着新一轮强监管的前奏,将持续受到上轨的压制。从市场内部来看,失去了险资这一重要机构资金之后,即使深港通“通车”也不能驰援亟待补血的A股。此时,国内整体金融市场资金面趋紧的态势更加凸显,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大盘的调整或许还没有结束!

  果不其然,监管层的“雷霆之怒”还没有结束——近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针对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同时,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

  博览研究员还注意到,5日,据中国证券网,保险资金或缺席了5日深港通启动首日的交易,仍在备战阶段。保险资金缺席的背后原因,并非主观上谨慎观望,而是尚待保监部门发令枪响。知情人士透露称,目前保监会已经允许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但对于是否可以参与深港通,目前态度尚不明朗。从目前不少A股上市公司被险资“玩坏”的情况来看,深港通开通之后,险资逃避A股监管风险,进入H股翻云覆雨的可能性同样很低。须知,刘士余在深港通开通仪式上表示,两地金融监管机构将加大跨境执法力度,保证两地投资者权益。

  将来历史或许可以证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上周末的脱稿演讲,连同保监会的讲话,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乃至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事件,这可能是中国几大金融监管部门协调配合、打破部门分割、强化金融全链条监管,以抑制复杂金融衍生产品,防止过度投机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中国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信号。

  博览研究员认为,无论此前传的英国模式,还是一行三会如何合并等等,目前依然没有定论。至于高层何时对金融监管改革达成共识,或许要等到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甚至是十九大新一轮人事调整之后了!

  还是回到眼前的险资举牌事件,总体来说,举牌概念大概率是告一段落了,只不过里面涉及的资金量比较大,后期如何收场是一个问题。上个月险资大举接盘国家队,虽然可以用资产荒来解释,但恒大人寿的经验告诉我们,险资最后也是要找到接盘侠的,只凭蓝筹股的股息恐怕无法覆盖其万能险的资金成本。现阶段监管意志摆在眼前,相信市场不会朝着阻力最大的方向前进。因此,谁来接这个盘的问题没有解决,意味着举牌概念短中期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举牌标的的蓝筹属性十分显著,既然蓝筹“举不动”,则带动大盘上涨的重要“引擎”已经“熄火”。

  另外,5日,中国1个月Shibor涨2.94个基点,报2.9457%,连涨18个交易日至2016年2月中旬以来新高。3个月Shibor涨逾2个基点,报3.0889%,刷新1月29日来的高位;连涨33个交易日,是2010年底以来的最长连涨周期。

  相信不少投资者会问这样一个问题,5日是深港通的“通车日”,当A股失去险资这一关键机构资金,并且整体金融市场资金面继续趋紧的情况下,深港通能否解A股燃眉之急?博览研究员的看法是,

  。一方面,深股通使用了27亿元,占总额度的20.77%,有103亿元的额度尚未使用。与当初沪港通对比,沪港通开通当日收盘前,沪股通额度就已全部用尽,说明5日外资布局A股的意愿并不强烈。另一方面,在监管层对跨境监管的整肃之风中,A股的政策风险压制着做多热情。要知道,资本市场没有活雷锋,聪明的外资不会顶着金融强监管给国家队和广大股民解套!更何况A股的估值一直都比H股高,要说价值投资,反而H股更被低估。

  日股指基本吻合博览观点,股指跳空低开收跌。其中上证50大跌,中小创整体波动不大。中字头则是大幅下挫,对于权重蓝筹,可以说是非常明显地受到了周末监管层严厉表态的影响。格力电器和中国建筑等险资举牌标的更是惨不忍睹。在

  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提出“这一轮举牌+去产能的“不太正常”的行情,随着周末这两大消息,我们宣布:裸奔吧(降低仓位)!”

  我想短期股民投资者还得继续“裸奔”一阵子。在《上证50的“美好时代”!》中,我指出:博览研究员研判行情的纲领是我首先提出的吸纳流动性的观点,所以对于半路杀出的债转股,我的判断是:搞得成就继续搞,能救一家企业算一家;搞不成就先搁置,后续再议。基于此,如果监管层觉得不可再过多吸纳流动资本以免破坏的稳定了,那么依靠降杠杆、降负债、稳增长的任务将大概率夭折。所以,

  对于中国,上涨的理由才是最核心的。而下跌的理由却是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这其中有获利盘的筹码回吐,有政策的收紧,有机构的回撤出货……

  因为,目前监管层只是想让前期超发的大量投机货币有一个合适的去处,不是为了要把拉多高。所以,对于而言,维持稳定有其必要性。今年的改革其实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经济创新层面,对于明年而言,在十九大重新部署人事和规划经济方针之后,还有很多政策细则需要依靠一个“泡沫少、估值合理”的来完成。所以,16年涨得太高,无疑令17年需要更多的监管力量来调控。这是不太符合政策诉求的。因此,对于监管层而言,希望钱进入不等于要让天量货币都流入。

  正如李宏图先生所言“回顾今年以来的高层经济改革思维,从习主席反复强调“做优做强做大国企”,到互联网首富马云最近指出“计划经济将越来越大”,再到反全球化的“特朗普”意外当选之后全球格局大变,都在指明明年召开的十九大与对市场与政府、国企与民企的关系描述会有较大不同”。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刘主席对市场险资机构大发雷霆了。在经济改革转型的“探底期”,等待中国的是比较漫长的艰苦日子。实体投资急速下滑,民企忧惧风险不愿投资,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国进民退”或者像马云说的“计划经济将越来越大”都会是一个较长经济阶段内的趋势。

  但是,对于市场上这些疯狂举牌的险企,是单纯地为了财务投资吗?如果是还好,但是很多企业已经是居心叵测在谋求国有企业的控股权。正如李宏图先生精辟的论述“举牌与收购,这似乎是一个过程的演变,但更是一个动机问题。你究竟要干吗?是财务投资,还是控股经营?从角度,一个私企,只因你有了一张合法的金融牌,就拿着不是你自己的钱,而是大众的保险钱,却图谋国有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进而操纵其经营权,这不仅是险资跨界了,更是犯罪!”

  这些人想趁着经济下行探底的时候入驻国有企业,等到经济好转的时候,那么这些极具垄断属性,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翘楚或许就成了资本挞伐的对象。这是一方面“野蛮人”的想法;另一方面呢?有些并不是想控股企业,而是为了快进快出,利用资本优势来“炒高股票,出货走人”。

  我曾指出监管层还是希望能够稳定获得买盘资金的注入的,但是险资抓住政策“软肋”(监管层希望钱进入),频频无视监管问询。所以,我们看到此前恒大系“喝咖啡”了也不愿意离场,准举牌都自愿锁仓。但是这对于监管层而言,你恒大一家愿意这样做,对于类似机构呢?准举牌按照举牌同等对待很明显是不合法规的,这是在挑战法律权威。只是当时迫于希望能够稳住更长一点时间,监管层忍住不发难。

  所以蓝筹权重顺势卧倒,等到行情短暂企稳后又差不多要到了美联储议息了。届时,市场资金更多是选择减仓观望,所以更多只是“滞跌”而非“止跌”。这一次国家队更像是离场而不是控场了。因此,到3300点后顺势调整才是更符合逻辑的。对于监管层而言,目前环境也不再适合让继续吸纳流动资本了。总结

  说了这么多,其实说的还是依靠“囤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李宏图先生说这一轮举牌+去产能的“不太正常”的行情将告退,我更倾向于说“这一轮货币转移而触发的行情告退了”。至于上述提到的三点原因,更多的效果是将这波行情提前结束。下一轮钱会去哪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走一步看一步。接下来又快到了美联储议息了,的解禁高峰也随之到来,“裸奔”之后,静待潮退!

  亮出底牌”!博览研究员注意到,12月2日,上交所、深交所对《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调整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要求,将静态市盈率在300倍以上或者为负数的股票折算率下调为0%;同时,两所还同步扩大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将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的873只扩大到950只。在我看来,

  首先,“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是指可用于充抵保证金的证券折算成保证金金额的比率。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融券(加杠杆),要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除现金外,保证金可以上市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证券充抵。而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决定了投资者提交的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能折算成多少保证金。

  接下来,有一定投资经验的读者朋友们应该很清楚“市盈率300倍以上或者为负数”代表着什么。说的通俗一点,指的就是成长股。而创业板作为成长股的“摇篮”。再结合“折算率下调为0%”,意味着即使通过场内渠道向创业板(泛指市盈率几百倍,甚至负数的成长股)加杠杆,也基本宣告结束。在广义角度看,创业板多多少少会因为新规而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证券交易所已对标的股票进行4次扩大范围,本次扩大范围增加标的股票77只,新增的标的股票主要为市盈率较低、流通市值较大、交易较为活跃和市场表现较为稳定的股票。不难发现,

  纵观10月以来的这一波上涨,涨得最凶的莫过于蓝筹——周期资源股、中字头都有很好的表现。博览研究员认为,在3300点屡攻不下,资源股受期市暴跌联动影响、中字头出现回调迹象之际,

  那么问题来了,“拥护蓝筹、挤创业板泡沫”背后到底是怎样的考量呢?博览研究员认为,一方面,从监管层角度,如果创业板疯了,监管层可能又要慌了。另一方面,从的功能定位来看,国企改革天生需要来辅助,而中国成立的初衷,就是是为了帮助国企“脱困”。对于深谙“政权”的监管层来说,这绝对是创业板挤泡沫+帮助国企改革落地的一箭双雕之举!

  除了两大交易所的新规之外,我还注意到,最近刷屏朋友圈的莫过于刘士余在上周六(3日)的讲线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现象,举牌、杠杆收购是对治理结构不合理的公司的一种挑战。这些来路不正的钱,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其中,一向低调的刘士余还用到“土豪、野蛮人、妖精、害人精”等极其犀利的言语,一时间刷爆朋友圈。

  对于这一则消息的解读,我的同事林维在《“裸奔”后,就安静地睡吧!——写在刘士余脱稿痛批“野蛮人”之后》已有精辟和深入的分析,我就不赘述。不得不提的是,博览研究员还注意到另一则来自保监会的消息——

  3日,据财新,保监会陈文辉参加财新峰会时指出,保险公司如果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绕开监管,偿付能力监管、资本监管就变成了“马奇诺防线”,修得再好也没有用。“绕开监管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关键是能不能发现的了。”

  时间上,证监会和保监会几乎是同时出击,足以见得这一次监管层对“野蛮人”发出了最强烈的信号!无论这一次针对的是谁,至少对于那些在二级市场“呼风唤雨”,赚足人气的“险资举牌热”大概率要降温了!这也为谁会给上一波蓝筹接力,蒙上一层阴影。抛开监管层的表态,今天是深港通的“通车之日”,不少投资者很关心券商能否发动一波行情。我的看法是,深港通从上半年讲到现在,基本被说烂了,并且这一两个月来,几乎每周都有深港通的消息,除了券商之外,不少深港通受益股已经有过脉冲式表现,更不排除许多资金已经提前布局,就等待落地那天有韭菜高位接盘。

  综合国内方面消息,本周已经步入“多事之秋”。虽然两大交易所调整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要求,利空创业板、利好大蓝筹,但是介于证监会和保监会传递出的对险资的强硬态度,这一波险资拉抬的行情迎来大利空!博览研究员认为,市场预期将风声鹤唳!而那些布局在热点蓝筹的资金,尤其是与险资举牌沾边的标的或有“躺枪”的可能!如果颇具代表性的举牌龙头股下调,那么带动大盘“俯冲”就是大概率事件!至于说深港通能不能算利好,券商是否借此发力,博览研究员表示怀疑,这更像预期兑现,如果券商高开,不妨高抛!

  博览研究员注意到,从这一次公投的影响来看,意大利总理此前表示,公投若失败将辞职。毕竟公投有可能否决总理伦齐的宪政改革,而他已经赌上了自己的前途,恐将重蹈卡梅伦覆辙,成为再次栽在公投上的欧洲国家。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意大利作为欧盟第三大、世界第八大经济体,在加入欧盟后经济了20年。所以,在野的三个反对党都是反欧派。而现在伦齐作为现任总理,即使不推动公投,估计任期内也是难有作为。

  目前来看,周日意大利最后民调显示,总理伦齐有关宪法改革的支持率较反对声音落后5个百分点,且还有约1/4的选民并未作出决定。

  数据显示,目前意大利银行坏账率高达17%,几乎为美国的10倍(美国即便在金融危机时期的坏账率也仅为5%)。在欧元区的上市银行中,意大利创造的坏账占一半。

  博览研究员认为,意大利公投是今年国际不稳定性的又一黑天鹅,参考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避险将是各位投资者首选需要考虑的。至于说黄金到底适不适合布局,就如我的同事江桥先生所言,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愈发强烈的关口,美元势必会继续维持在强劲区间,基于此,黄金只可短炒而不可久持。落脚到相关投资策略,黄金ETF品种更为灵活。

  日,美国1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7.8万,前值16.1万;失业率4.6%,创下2007年8月以来最低,预期和前值为4.9%。必须提醒的是,这是美联储12月13-14日议息会议之前的最后一份非农报告,对12月加息的参考价值至关重要!

  。对而言,资本外流的压力不容忽视!第二个是大宗工业金属(铜、铝、铅、锌、锡、镍)角度。除了非农数据之外,美国经济形势已经愈发明朗,且通胀预期升温,美联储主席耶伦的讲线月加息的可能性,美元指数升至2013年半高位,

  综上,意大利公投和美国加息更加确定的消息,对本身就风声鹤唳的而言简直是雪上加霜。当然,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并不在国外,但国内外利空的主要和次要矛盾叠加,形成共振,则是A股这“小身板”难以承受之重!虽然不能一棒子打死,认为完全没有任何机会,只是这个时候A股的风险已经大于收益,性价比开始降低,对于绝大多数踏不准节奏,并且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言,“裸奔”(降低仓位、甚至清仓)就是最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