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中的循环购买打破资金瓶颈!

  • 2022-11-29
  • John Dowson

  在特定期限内基础资产收回款项产生的现金流不完全用于向投资人进行分配,而是用于持续购买新的满足合格标准的基础资产

  所谓静态池,即基础资产池从初始起算日起就确定入池资产,并保持固定不变。动态池与静态池的区别在于基础资产采取持续购买结构。

  采用循环购买的产品一般都会设计循环期和摊还期(或分配期)。在循环期内,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只向投资者支付利息,不支付本金,多余的现金流用于购买新的满足合格标准的基础资产;在摊还期内,停止购买新的资产,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累积后按照计划向投资者支付本息。

  一般的企业资产证券化都是采用静态资产池的模式,SPV一次性买入资产后,资产池的资产就固定不变了,这种静态池的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某类流动性较强的短期甚至超短期(例如随借随还)的资产进行证券化。循环购买有效地解决了基于短期资产发行长期证券的期限错配问题。

  ①在每月【20】日收到基础资产的回收款进账后,原始权益人应在不迟于再投资日(每月【25】日)前4个工作日向计划管理人提交再投资拟受让的基础资产清单及再投资金额的建议,需经过计划管理人的审核和确认后,根据约定继续将该款项投资于符合基础资产合格标准的应收账款。

  ②专项计划将设定每月【25】日为购买时点,计划管理人经审核确认再投资拟受让的基础资产清单及再投资金额后,将在该时点买入经审核确认的基础资产,计划管理人查阅到基础资产文件或收到相应书面文件后,双方应共同签署基础资产交割确认函。交割确认函的签订即视为基础资产的交付完成。

  ③计划管理人应于不迟于基础资产交付完成后第二个工作日指示托管银行向原始权益人支付本次购买基础资产的价款。

  在监管账户循环购买的模式下,用于分配资产支持证券预期收益的资金从监管账户划付至专项计划账户,用于循环购买的资金从原始权益人的收款账户直接划转至监管账户,但不划转至专项计划账户,即相当于管理人(代表专项计划)授权原始权益人代为持有部分基础资产回收款,并代为支付新增基础资产的购买款项,那在监管账户进行循环购买在合规角度上是否应当先完成如上授权?

  由于监管账户开立在原始权益人名下,因此监管账户循环购买仍存在资金混同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为规避以上风险,建议采用以托管账户下进行循环购买。

  在交易所市场中,ABS中通常会设置一个封包日,封包日的应收账款余额就是初始入池的金额,自封包日起入池应收账款的回收款都计入专项计划资产。随着底层债务人的支付情况不断更新,应收账款余额处于实时变动中。证券化项目发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实践中封包日到专项计划设立日通常存在一定的期间,封包日的部分应收账款可能在专项计划设立日已经回款,而转变为现金资产,由于专项计划超额抵押的增信措施要求,可能会发生“现金购买现金”且为”折价销售”的情形,该等情形对作为融资方的原始权益人极为不划算。为避免该等情形,通常在项目实际操作中,会将首次循环购买设置在专项计划成立日当天或者邻近的日期,从而将现金资产又置换为应收账款资产。同理,在循环购买期限内,也要遵循基础资产回收款归集至专项计划账户后尽快安排循环购买的操作,即将循环购买日设置在回收款转付日后紧邻的日期。

  设置循环购买机制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会就入池的基础资产设定合格标准。只有符合合格标准的基础资产(包括初始基础资产和新增基础资产),专项计划才可以购买。初始基础资产的转让价款会由交易双方在《基础资产买卖协议》中直接明确金额;而新增基础资产的转让价款一般会在《基础资产买卖协议》中约定计算方式,通常以债权的未偿本金金额为基准,参照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的收益率折现确定。

  因为基础资产期限与专项计划期限错配,基础资产到期后需要循环购买,由此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原始入池的基础资产质量比较高,而后续质量下降,或者满足条件的基础资产比较少,为了计划的持续,不得不降低标准。为应对以上风险,需要在产品方案中进行一定的设计,常见的措施比如:

  初始基础资产的选择非常关键,除了要考虑资产是否优质外,还有考虑资产是否具有持续性,也就是说卖方是否会持续产生应收账款,是否持续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作融资,选择初始资产时尽量选择买卖双方贸易关系稳定,卖方与保理企业合作具有长期性的,这样该项保理资产可以持续产生和购买,那么入池资产不足和质量下降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一是对初始入池资产的分析。采用循环购买结构的ABS,基础资产一般都是众多同质类的债权,对于这类基础资产的分析主要是关注其历史表现数据,例如历史违约率、回收率、损失率、违约迁徙情况及损失的时间分布等方面,另外也要关注历史数据的可信性和适用性,例如历史资产与入池资产的可比性。为保证资产质量不下降,管理人必须对入池资产标准做出明确约定。

  二是循环期新增入池资产的分析。对于循环期新入池的基础资产质量的控制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筛选方严格按照入池标准执行,二是管理人的尽责程度。这里的筛选方可能是资产服务机构也可能是管理人自己。对于像阿里小贷、京东白条这种笔数众多,依靠互联网大数据类的基础资产,一般会委托原始权益人作为资产服务机构进行循环期内新增资产的筛选工作,这种情况下入池标准的严格程度,资产服务机构的尽责决定了新入池资产的质量。另外,管理人在计划存续期内应该持续关注基础资产违约率、回收率及损失率等触发风险的因素。

  若在特定循环购买日未进行新增基础资产的购买,则专项计划账户内用于循环购买的资金发生闲置,导致资产池的整体收益率降低,从而可能影响优先级预期收益的兑付。

  针对前述风险,一般项目会约定一定的风险缓释措施,比如规定“提前摊还事件“,如连续多个循环购买日未进行循环购买,如专项计划账户或信托账户的闲置资金达到一定的比例。基于提前摊还事件的触发,导致循环购买提前终止,进入摊还期,从而避免投资者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后续资产不足的风险,保理基础资产平均期限 3-6 个月,也就是说不到半年池内基础资产就要面临一轮更替,需要重新购入等同于甚至稍大于原始规模的基础资产,如果保理公司业务萎缩,无法提供足量的满足入池条件的基础资产,则以保理基础资产为支撑的专项计划将不得不被加速清偿或者提前终止。

  如果出现后续资产不足,而且一定期限后仍无法提供足额后续资产,专项计划对投资者提前清偿分配收益或者计划提前中止。

  管理人可以随时从原始权益人 IT 系统中看到当前资产情况,每项资产清单明细,对资产状况进行检查监督,按各个维度选择相应的资产入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