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主题为“夫礼之初如何传承美食文化,始诸饮食”的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孔子故里曲阜召开,这是一场国际食学界盛会
2015年,主题为“夫礼之初如何传承美食文化,始诸饮食”的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孔子故里曲阜召开,这是一场国际食学界盛会。论坛期间,笔者首次近距离聆听亚洲食学论坛主席赵荣光教授关于“儒家食礼”的主题演讲,收获颇丰。他在演讲中以食礼的重要角色“中华筷”为切入点,梳理了餐桌礼仪的演变轨迹,诠释了尽显君子风范的用筷规范。他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食礼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餐桌行为中国现代酒文化,就是吃饭的礼仪。
中国古人常以“饮和食德”来规范人们的礼仪行为,每一餐都是一次“习礼”。孔子倡导“食而有节”“食而有道”,并从食礼中阐释出许多哲学、道德和生存智慧。疫情期间重温2500年前孔子的一些饮食观点,依然感觉受用有现实意义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史。尽管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孔子的饮食观点无法涵盖现代饮食生活的全部,然而“孔子食道”旨在改善和提高人们落后的饮食观念,以达到“饮和食德、万邦同乐”的理想境界,这与现代膳食营养、烹饪料理中华传统文化范文、餐饮文化修养等许多方面异曲同工,彰显圣人智慧。
餐桌是人生修养的起点,是美好人生的基点。当人们相聚一起,各执其礼,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氛围已然形成。这其中的“和”即来自儒家思想,更是人类最初的生存法则。
赵荣光教授数十年来为构建中华餐饮文明奔走呼唤。他不仅持之以恒在许多重点活动、重要场合中推广宣传,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之后更是在山东、浙江等地调研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史,将儒家食礼,尤其食礼双筷作为切入点,在许多有规模的酒店餐饮企业推广实施。
数年前赵教授通过笔者执导的纪录片《食礼传家》,委托摄制组致函山东省主管部门领导。他将“孔子食道”观点概括为至今为学界习知的32字箴言“敬畏自然,感恩造物,珍惜食物,追求美好如何传承美食文化,遵时守节,注重卫生,讲究营养,恪守文明。”餐桌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进食礼仪修养,餐桌文明建设,无疑是世风改善最迫切中国现代酒文化、最重要、最易行的领域。对于执政者来说,可谓“零成本投入”中华传统文化范文,且是影响积极的利国益民举措。
从致函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位有远见、有作为、有良心的教育家、文化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传承美食文化,感受到他的情怀和担当中国现代酒文化。只是再好的构想深入人心,成为上上下下的自觉行动也需要风口。此次疫情已成为合适的时间窗口,成为推动重构中华餐桌文明这项工程的重要时间节点。
疫情发生后不久,《中国食品报》推出记者与赵荣光教授的深度访谈《疫情大考下反思餐桌之变》,在社会和业界引起诸多反响,让许多酒店餐饮人有所触动中华传统文化范文。山东一家高星级宾馆总经理在读完这篇访谈后思路豁然开朗。经过反复践行比较后中华传统文化范文,感觉双筷制及操作规范尤其适合像他们这种以重要会务、商务接待如何传承美食文化、主题家宴等中餐主题宴会为主的宾馆。确定基本思路后,除了一些重要宴会主宾餐位摆放专为“上合会议”订制的国瓷套餐餐具,其他圆桌宴会在确保一定比例个吃菜品的前提下,每道菜品上放置公勺,同时在每位食客面前放置颜色有所区别的双筷。既体现出中餐摆台的设计感、菜品造型、色彩、烹饪火候等美好感觉,又有效规避了食客使用一双筷子交叉取食带来的菜品污染。
史料显示,分餐制在我国古已有之。历经千年,中国饮食风俗几经变革,“分食”与“共食”成为今天关注的话题。重提分餐等餐桌文明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范文,与其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明冲击后的饮食风俗改革,不如说是中国饮食文化历经本次疫情阵痛后的一次觉醒。
突发的疫情让人们的关注点回到餐桌,并引发了全社会对饮食健康、餐桌文明的思考,进而产生了变革的动能。此次疫情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相继推出许多指导意见和倡议,媒体也积极跟进,相信此时正确的引导和举措,对接下来的餐桌文明改革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华烹饪的珍重与热爱,无疑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护持。自伍连德博士倡导“卫生餐法”以来,双筷制的推行到现在已经有了近百年历史,双筷制进食法理应成为中华民族应有的礼仪与坚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