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书籍百科全书主编简介

  • 2023-12-17
  • John Dowson

  城市历史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包括建筑、规划、社会学百科全书主编简介、环境学、学和经济学

食材书籍百科全书主编简介

  城市历史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包括建筑、规划、社会学百科全书主编简介、环境学、学和经济学。这本百科全书的300多名撰稿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和大学,以及公司和政府机构。主编古德菲尔德博士是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教授,参与撰写或编辑了十余部与北美历史相关的书籍。本书从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角度探讨了美国城市地区的兴起,焦点主要集中在20世纪,在这个时期,美国发生了最剧烈的变化,从更多的农村转移到主要的城市定居模式。尽管有其他作品与本作内容相似,但通过对城市历史学科的总结食材书籍,这部百科全书似乎找到了一个独特的领域。

  戴维•古德菲尔德博士(David Goldfield),本书主编,美国历史学家、作家、电影导演和教授。他本人撰写或主编的书籍有16部,其中多部荣获普利策图书奖提名。目前担任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教授。

  陈恒,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领域为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西方城市史。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承担多种国家项目。

  1987年,我第一次来中国,在四川大学开设为期四周的美国城市史课程。那时,中国还是乡村国家,但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正经历着一个快速而令人赞叹的转型,变成一个现代化、工业化的城市国家。美国的经验对中国有何借鉴之处呢?

  从1987年到今天,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都超过美国,但两国之间也有着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这让我们得以进行比较。从文化的角度看,美国人从来不属于城市,从建国伊始,我们就相信这个国家的未来在于乡村和小城镇。而城市,却代表着腐蚀的力量——那里道德沦丧,密集而且拥堵;那里没有大自然的美,削弱了国家的实力。

  尽管从文化和环境的角度抨击城市,但这却未能阻挡美国人离开乡村和小城镇,也没能阻挡那些在乡村生活了几代人之久的人们移居城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城市曾经是、现在是,而且将来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心和发动机;因为城市始终是创新中心和决策中心,并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因为城市是当代这个愈发全球化的社会里体现国家意志之所在。1987年当我来到成都时,美国城市史还是个颇为新颖的领域,《城市史研究》(Journal of Urban History)那时还只有13岁。可是今天,城市史研究早已枝繁叶茂。新的研究已经证明,即使我们理解城市病并解决其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城市也不代表着美国未来的希望。最终的目标,是激发人类的潜力,来让所有人得以享受和平与繁荣。

  《美国城市史百科全书》展示了美国城市及其居民的历史变迁。本书的词条,既包括美国的大城市,也包括大城市的建设者;既包括争夺城市空间、形象认可和生存空间的不同群体,也包括城市建筑、开放空间和文化活动所展示出的意象。本书凝聚了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激发美国以及全世界的城市史研究。

  1987年以来,我已多次重返中国,最近的一次就在2014年春季。巨大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成都,整个中国都是如此,其势不可挡之势令人印象深刻百科全书主编简介。我每一次重回中国,总感觉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城市是凝结着人类伟大的创造力,所以,亲眼见证一个城市国家的出现怎能不令人振奋。我由衷地希望这本《美国城市史百科全书》能够让您了解美国走向城市国家的历程。

  从20世纪起,美国就已成为城市国家。而在此之前,城市已然在美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决策的舞台,也是文化融合的温床。甚至一部美国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关于美国城市的历史:从印第安人在北美的定居点,到欧洲移民在荒野中的边疆城市,再到今日美国持续蔓延的城市景观,几乎美国历史的每一个时代和每一起重大事件,都与城市紧密相连。

  摆在您面前的这部《美国城市史百科全书》旨在展示当代美国城市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的词条,既包括美国的大城市,也包括大城市的建设者;既包括争夺城市空间百科全书主编简介、形象认同和生存空间的不同群体,也包括城市建筑、开放空间和文化活动所展示出的不同意象。本书整合了既有的学术成果,同时凝聚了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美国城市的不同侧面。

  从纵向看,本书的时间跨度主要涵盖了过去150年的美国城市史。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段,是因为这一时期集中反映了美国城市的发展变化——正是在这一个半世纪中,美国从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并进而向后工业时代过渡,美国城市也因之不断调整。

  从横向看,本书的主要内容涉及许多方面,跨越多个学科。本书的撰稿人来自多个不同领域,从各自的研究兴趣出发,对城市的某个侧面展开研究。尽管研究领域各异,但撰稿人都将自己的研究对象放入城市进程中,在城市为何增长和城市如何增长的大框架下开展探索,举凡经济学、社会学、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历史学,都融汇在本书中。

  从辞条选择看,本书的词条既包括传统的学术课题,也包括新兴的研究热点。城市间竞争、公共服务的起源以及城市内部的社会流动这些曾经的热点话题均在本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新兴课题同样如此。对于城市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对于当代世界的理解,因此女性城市经验、城市中与性别相关的制度和规则等性别话题,以及垃圾处理食材书籍、疾病防治等城市环境问题,也出现在本书中。同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研究,即对重要城市历史的传记式研究,以及近期的热点话题,利用种族、阶级和性别等新工具对空间、权力及二者互动的持续关注,都在本书探讨的范围之内。

  通过本书的词条不难发现,城市史研究者的学术背景是多种多样的。尽管本书是一部关于历史的百科全书,但同时也没有割断与当前和未来的联系。

  就其学理意义而言,本书展示了美国城市史的基本面貌,描绘了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历程。通过本书的词条,读者可以了解美国城市的多个不同侧面,并认识城市在过去与当前的联系和区别;同时,对于研究者来说,本书整合了既有研究成果,指引了继续研究的方向。与此同时,美国城市史同时也是一种从整体上探索美国历史发展路程的角度之一,是全面认识和理解美国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透过本书,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美国历史。

  就其现实意义而言,本书通过对美国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在城市发展中提供借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快速转型,正在从农业国家转变为城市国家,许多曾经出现在美国的问题,如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公共服务缺口的弥补、城市环境的恶化等,也成为当代中国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本书对美国城市史的介绍和研究,无疑为我国走向城市国家、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简•亚当斯(1860—1935),是19世纪末一位很有抱负的社会活动家,她支持社会改革,1889年创办的赫尔会所是美国社区改良运动的开端(Settlement Movement)。1860年,亚当斯出生于伊利诺伊州锡达维尔(Cedarville)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享受着与其地位相称的悠闲生活。不过,简•亚当斯却想用自己的一生去做更多的事。1887年赴欧游学旅行期间,亚当斯参观了汤因比厅(Toynbee Hall)。该组织以其创立者、在牛津接受教育的英伦绅士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来命名,它位于伦敦肮脏的白教堂(White Chapel)区,致力于穷人的教育和生活改善工作。

  简•亚当斯模仿汤因比厅创立赫尔会所。它位于芝加哥霍尔斯特德街(Halsted Street)的一个工人阶级住宅区,致力于消除很多工业城市存在的阶级差距。随着北部城市工业化的兴起,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这些移民住着破烂不堪的房屋,安家于肮脏和充满疾病的环境中可谓城市中产阶级的典型。为了消除城市化早期的不良状况,赫尔会所在理念上拒绝宗教信条,转而借助科学理论。维多利亚时代的改革家,例如简•亚当斯,不再接受个人祸福皆由天定的圣经教义,他们指出,生活的环境才是影响个人生活状况的原因。赫尔会所的女志愿者们为进入芝加哥的新移民提供各种知识和文化课程,以此来促进移民的自我改善。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简•亚当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作为和平主义者以及美国妇女和平党(Womens Peace Party)主席,她强烈谴责战争的非道德性。由于其政见不受欢迎,她成为1918—1920年“红色恐慌”的攻击对象。尽管如此,简•亚当斯还是因其和平实践活动而被授予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随着政府对全体公民的立场日益积极(尤以新政时期最为明显),慈善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国家开始担负起救济穷人的责任。1935年5月31日,简•亚当斯因疾而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