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共同领导的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1年,5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93亿人经历了危机级别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IPC/CH第3-5阶段),与2020年创纪录的人数相比,又增加了近4000万人
5月4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共同领导的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1年,5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93亿人经历了危机级别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IPC/CH第3-5阶段),与2020年创纪录的人数相比,又增加了近4000万人。
——冲突(使24个国家/地区1.39亿人陷入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2020年约为23个国家/地区9900万人);
——经济危机(21个国家/地区超过3000万人,2020年为17个国家/地区4000万人,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的影响)。
《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共同领导的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
近期,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抬头。截至5月底,包括阿根廷、印度、马来西亚等在内的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粮食的出口限制令园艺百科全书读后感,限制品类包括小麦、玉米、面粉、豆类等。
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粮食危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习总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必须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本期,我们整理了16本关于粮食安全的书籍,主要涵盖三大类:粮食储备与供应制度介绍、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应对、国际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本书以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制度——常平仓为切入点,尝试通过比较古今、中西的经济思想与政策实践,透视常平仓厚植的精神文化价值,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之构建有机结合,探索性地解读中国经济道路独特的精神气质,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传统根脉,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大常平仓的政策建议。
首先,本书主要从粮食市场和政府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园艺百科全书读后感,探讨北京的粮食市场运行规律,研究政府的制度安排和对市场的监管,即政府配置粮食资源与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其次,本书论述了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最后,论述政府对粮商、对市场的看法及其之间的关系。
本书从自然条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这一历史理论的重要视角切入,研究元明北京建都及其粮食供应问题。建都北京,有地理位置优势,但是难处在于粮食供应。为解决京师粮食供应,元明清三朝创行漕运,从东南运粮。随之出现运河漕运、黄河、淮河治理的难题,因此江南官员学者提出发展华北西北水利,就近解决京师粮食供应,或恢复海运形容顶级食材的词汇,生动地展现了时人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历史场景。本书研究了元明都燕的地理观念及其变化、北方农业与京师仰食东南的矛盾及意识园艺百科全书读后感、漕运海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及认识。
本书从“跳出”进口“看”进口的视角,超越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粮食安全观,通过审视我国境外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大量篇幅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的必要性、变革的内容、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定位,将落点放在提高进口粮源的管控能力上,对未来我国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模式和途径进行了准确定位。
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的生态安全对保障粮食产量可持续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依照生态安全的概念和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必须协同的理念,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论述了包括耕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化肥农药适量投入食品品种如何分类,以及农林复合经营、农牧循环等内容的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体系;从生态安全行动路线、生态安全行动先决条件和生态安全行动预期目标三个方面,探讨了促进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的策略。
本书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实证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农户和政府两大实施主体对气候变化的行为感知、粮食安全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气象数据,综合运用SPSS、GIS等软件分析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等影响的内在机制和传导机制,建立统计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最后在影响分析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粮食主产区减缓气候变化策略的优先序和路径选择。
本书以“1990~2015年,将饥饿人口的比例减半”(千年发展目标)和“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研究对象,利用宏观统计数据,首先对中国在消除饥饿和改善营养状况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对中国在粮食安全层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等五个方面展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取得的进展,最后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及贸易政策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梳理。
本书深入分析中国中长期粮食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趋势,通过借鉴世界粮食消费经验形容顶级食材的词汇,对中国粮食需求中长期总体趋势进行判断;对稻谷、玉米、小麦和大豆具体粮食品种的消费特征和格局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四大主要粮食品种在全面小康水平时(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人口达到峰值时(2030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2050年)的需求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对各粮食品种的中长期需求趋势进行判断。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基于全球化视角,笔者分析了我国粮食的供需现状,提出了新型粮食安全观,针对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本书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化解国家粮食风险,并对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缓解粮食结构矛盾、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稳定粮食价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以食为天园艺百科全书读后感。中国用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是一个奇迹。中国在世界粮食安全的过程中发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粮食安全,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中国需要采取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需要加快与国际接轨,融入全球粮食安全的战略体系,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粮食安全始终是事关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富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中国与俄罗斯粮食安全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的主体、粮食安全的“质”和“量”、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园艺百科全书读后感、中俄两国粮食安全状况、中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中俄通过农业产业化合作路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现实可行性、中俄共同确保粮食安全应构建起长效合作机制、中俄建立国家多级粮食储备主体体系、建立中俄双边长期开展农业产业化合作的模式。
19世纪上半叶的技术变革导致西欧空前的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食品品种如何分类,然而爱尔兰几乎没有参与这一进程。在北大西洋经济繁荣的同时,1845~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造成15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逃离爱尔兰。本书运用了大量的数据,用量化经济分析的方法对爱尔兰1800~1850年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认为饥饿是由饥荒前几十年经济总体不发达造成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和物质资本形成不足,是爱尔兰独特的和社会结构、房东和租户之间持续冲突以及爱尔兰经济体制僵化的结果。
作者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农业的演变历程,深入探讨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国家调节粮食市场的可能性和手段,以及向战时主义政策的过渡等若干问题。本书从学术价值看,粮食市场及其调节始终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战争和时期调节粮食市场的政策又富有其自身的特点;就理论价值而言,本书着眼于从经济角度剖析非常时期国家调节军队和居民粮食供给的手段,涉及市场调节方式、价格形成过程、供求关系等重要经济理论。
本文是乐施会(Oxfam)与巴西营养与行动组织(ABRANDH)的合作成果。乐施会是一个通过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来消除贫困和不公正的国际组织,拥有15个分支机构,项目遍及99个国家形容顶级食材的词汇。巴西营养与行动是一个巴西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倡导和,尤其是获取足够食物的。本报告介绍巴西构建一种新的治理框架的实践路径园艺百科全书读后感,这种治理框架中的公共政策能推动建立逐步消除饥饿和贫困的良性循环机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这样写道:“预防饥荒所需采取的措施非常简单,而真正的谜团在于饥荒一直在不断肆虐。”本书试图揭开的正是这个“谜团”。当今世界,饥荒这一旧日的灾难本不该继续存在,然而它却依旧每年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作者依据20多年与饥饿现象作斗争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现代饥荒现象的几种模式:“被否饥荒”、 “人为饥荒”和“外示饥荒”。面对这些饥荒,当今的问题已不是探讨世界能否养活世界,而是要弄清它是否愿意养活世界。
本书关注的内容是为消除影响世界许多地区的饥荒威胁和长期饥饿问题所采取的行动,而这一行动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思想和坚定的奉献的基础之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