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介绍文字简短美食类软件

  • 2023-08-30
  • John Dowson

  1949 年之前,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是从明末到清朝

美食介绍文字简短美食类软件

  1949 年之前,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是从明末到清朝。明朝万历年间(1573 年-1620 年)中国大约 1 亿人口,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增长到 3.13亿美食类软件,至道光三十年(1850 年),又增长到 4.3 亿。人口急剧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末清初中国引进了对土壤要求较低、但却高产的红薯和玉米,解决了老百姓的口粮问题。

  增长了几亿人口,头功居然是玉米和红薯,这听起来有点儿天方夜谭的味道,可历史的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那个极为朴素、又十分深刻的道理:民以食为天。

  西汉开国之前,烽烟遍地,生灵涂炭。所以,西汉开国之后,面临的是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社会美食介绍文字简短,内外交困的局面。刘邦去世,尸骨未寒,匈奴冒顿单于居然致信吕后,极尽侮辱、猥亵之意,怒向胆边的吕后在几番冲动之后居然忍了下来。为什么不去同匈奴开战呢?打仗需要财力先不说,至少要有人,有人才有兵。当时西汉有多少人呢?说是一千万。可《史记》记载:“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美食类软件,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有学者照此推算,应该连 500 万人都没有。面对此情此景,西汉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减少税收,轻徭薄赋,鼓励早婚,奖励生育。譬如朝廷规定,女孩子如果 15 岁还不出嫁,一个人要缴纳 5 个人的人头税。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政策是“耕者有其田”。1983 年在湖北张家山汉墓,发现了吕后执政时期颁布的《二年律令》,政府以法律形式将土地分配给所有臣民。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不仅流浪的脚步有了立足点,而且有了生产积极性。据著名金融学家陈雨露教授考证,到吕后晚年,一个农民一年的收成达到3400 斤粮食。守着这些粮食,农民的心里踏实了,感情也有了寄托,整个社会稳定下来,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到汉武帝即位的时候,西汉的人口已经增加到3300 万人。

  《管子》一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学派一代一代积累的文章汇编。齐国本来是偏安一隅的一个小国,因为遵循了管子的治国理念,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管子》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一定要重视粮食生产,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即谓:农民有了种田的积极性粮食才会多,粮食多了国家才能富裕,国家富裕了才能兵强马壮,兵强马壮才能打胜仗,打了胜仗国家才能扩大领土。所以,一切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粮食,因此,“粟者,王之本事也。”

  “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谁能让老百姓吃上饭,老百姓就拥护谁。一部二十四史,记载了多少朝代更替,血腥厮杀,有哪一次老百姓是吃饱了饭起来的?《三国演义》中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有一条计策屡见不鲜,却又屡试不爽:只要切断对方的粮草供应,就一定能打败对方。

  对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党人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因为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土地,离不开粮食。

  日寇投降之后,我们迅即开进东北,当然不会把东北拱手相让,于是有了解放战争。对于解放战争,东北的老百姓持观望态度,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坐天下还是党坐天下和我有什么关系。但是,土改之后,他们的态度马上变了,党给了他们土地,给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不仅真诚拥护党,而且积极参军参战,保卫自己的土地,命根子一样的土地绝对不能再被抢走。就凭这一招儿,败局已定。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党在根据地的情况大家都熟悉,县大队、区小队,敌工科、公安局……那么,进城之后设立的第一个政府部门是什么呢?是粮食局。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改革开放,同样是从解决百姓温饱问题开始的。小岗村的群众之所以冒着坐牢的风险也要搞大包干,就是因为他们想要吃饱肚子。毫无疑问,我们现在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由“吃得饱”在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迈进。粮食问题,似乎不再是问题。但是,农民有一句传承千年的谚语:“丰年想着歉年时。”对于粮食问题,永远不可掉以轻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习总深刻指出:“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我反复地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14亿人口的大国,一旦粮食出了问题,没有任何人可以救我们。现在倡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家都在追求高新技术、高新产业,这是对的美食类软件。但同时一定要看到,许多时候不仅仅只有高端产品可以卡脖子,初级产品也可以卡脖子,而且能把人卡死。因此,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原油、天然气、铁矿石……都是初级产品,其中最厉害的初级产品就是粮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事情:封城。武汉、西安,还有若干中小城市,说封就封了,几百万人、上千万人居家隔离。当然,因为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难免事事不尽如人意,但总的看封城的决策是正确的,封城的结果是的。这里面除去其他因素之外,食品供应没有问题,是封城得以成功的重要支撑。试想一下,如果食品供应缺乏保障,封得住吗?即使硬性封了,又会是什么结果!借用一句网络语言,真是细思极恐。因此,在粮食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一定要未雨绸缪,百倍谨慎。

  要守住耕地红线 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这教诲既语重心长,又斩钉截铁。我们国家人多地少,务必珍惜土地资源。要看到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土栽培已不再新鲜,但指望靠无土栽培生产出确保 14 亿人消费的粮食,恐怕在目前阶段还只是科学幻想。问题在于,无土栽培也要立足于土地。我赞成这个口号:珍惜方寸土,留给子孙耕。过去形容宠爱孩子,说是揣在怀里怕碰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也要把土地资源看得如此珍贵,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要始终重视农业生产。年初我在网上浏览了一下各地领导的开年讲话,基本上都在强调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集中力量招商引资,突破发展瓶颈,这没有错误。问题在于想过没有,我们凭什么能够把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招商引资?凭什么敢于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项目建设?因为我们吃饱饭了 , 因为我们不必在粮食问题上分心!而一旦粮食出了问题,什么招商引资,什么项目建设,统统让路,还是需要大家都来搞饭吃。只要对于这一点心中有数,给予农业生产应有的重视,确保我们在粮食问题上没有后顾之忧,尽可以放开手脚去抓项目。否则,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要努力提高种粮收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问题是务工和务农的收入差距,其根源又在于农业生产的效益。中央有关部门讲得很中肯:效益决定收入,效益决定投入,效益决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要把提升效益放在优先位置。要坚持不懈地做好科学技术的推广,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这些年各级政府都在研究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措施,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而所有效果明显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作为粮食作物,红高粱确实产量高,但是确实不好吃。因此,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它是最早被淘汰的品种。可是,红高粱又是酿造优质白酒不可或缺的原料,包括茅台酒,离开红高粱是不行的。有人瞅准了这一点,专门种植红高粱,红高粱反倒成了经济作物。所以,农业要增收,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要让农业成为有尊严、有奔头的产业。

  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 世纪末我去欧洲,刻意在德国参观了一家农户。那位年轻的农民叫汉森美食介绍文字简短,姐姐已经结婚,弟弟还在上学,母亲料理家务,汉森和父亲两个人耕种着 900 亩土地,还有一个年出栏3000 头商品猪的养猪场。让我们惊讶的不是这些,而是汉森 4 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又读了两年农业技术学院,方才取得了当农民的资格。换句话说,当农民,不是没有其他出路的无奈之举,而是一种职业,一种需要资格证书的职业。我总觉得农业的增产增收和科学技术有关,而科学技术又要靠人来掌握。因此,农业最后的竞争力还是和农民素质有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