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外资调仓动作有点大

  • 2022-04-11
  • John Dowson

3月7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证监会显示已接收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物云”)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消息一出,立即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业内末日影杀者,有关劳动的名言,代替360,

这次,外资调仓动作有点大末日影杀者,有关劳动的名言,代替360,

2022年以来,中国股票资产表现糟糕。尤其是3月7日—3月15日,沪深主板指数均重挫逾11%,香港恒指更是暴跌16%。而欧美日韩等海外主流股指早于3月8日见阶段底部呈现大幅反弹。

短短7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疯狂减仓A股667.5亿元,每日流出分别为82.7亿元、87亿元、109亿元、33.7亿元、50.4亿元、144亿元、160亿元。这还不包括QFII、RQFII以及外资私募等通道的资金异动。此流速及流额已经可以匹敌2020年3月危机的时候。

不要小看600亿对于大盘的影响,一方面减仓的是大盘以及行业权重,风向标意义明显。其中,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东方财富、恩捷股份5家累计减仓超过200亿。另一方面,国内不少机构或散户参照外资动向来做投资决策。

全年来看,外资罕见净流出271亿元,净流入累计金额下滑至1.6万亿元,持仓市值从2.81万亿元已经掉到2.25万亿元。另据机构统计,外资持有中国股票资产的市值(陆股通、QFII等)在去年末为3.94万亿元,1月底降低至3.77万亿元,2月底降低至3.5万亿元。另外,债券市场,今年1月外资净买入1413亿元,同比下滑50%,2月份净买入155亿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0%。

但外资FDI(国际直接投资实体)的资金在2021年大幅流入中国1790亿美元,同比大增20%。今年前2个月,FDI投资额378亿美元(折合247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37.9%。

可见中国在疫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对于外资吸引力大增,亦是中国需要的长期资本。而间接金融投资数额有所放缓,尤其是投资股市的资金。后者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联储加息与缩表的影响。

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会“急转弯”——加息次数7次(至少1次加息50个基点),且很快会开启每个月至多950亿美元的缩表。果真这样操作,那么必然会对全球货币流动性造成冲击。

当前,美国债券市场遭遇史诗级抛售,2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2.514%,较年初大幅上升1.78%。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至2.663%,较3月初大幅上升1%。随着美联储接下来的实质性加息与缩表,10年期美债还有望继续上升,对美股风险资产产生重大压力。这应该也是A股今年面临的外围宏观风险。

01

加仓方向

年初至今,北向资金加仓金融周期,减仓白酒医药,与A股主流市场步调一致。从调仓路径,可以大致揣摩今年可能的投资主线。

据终端统计,今年来北向资金加仓TOP2的行业分别是银行、光伏,分别大幅加仓239.1亿元、87.67亿元。

银行业中,外资加仓前5分别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加仓90.48亿元、31.5亿元、28.27亿元、20.27亿元、10亿元。

今年来,中国央行实施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稳增长”,包括已经实施的降准与降息。4月6日,国常会会议明确提到,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接下来,降准或通过MLF利率来变相降息成为很大可能选项。

不少投资者认为,银行更喜欢加息周期,因为能够提升净息差,且银行资产质量向好(加息说明经济向好)。这样能够提升银行业的整体业绩表现,利好股价上涨。在降息周期中,银行为何受到国内外资金的青睐呢?

其实呢,当经济下行的时候,资产质量会实实在在变差,但不良指标不一定会变差,因为流动性充裕会让企业融资变得容易,坏账反而会有所下降(实际上被掩盖、推后了)。在经济复苏周期中,资产质量会变好但不良指标不一定OK,因为流动性收紧会让一些企业坏账充分暴露。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货币环境宽松,银行的资产质量不一定会变差。

另外,在降息降准的大背景下,经营优秀的银行净息差并不一定会大幅下滑。诸如招商银行在去年净息差为2.48%,同比仅仅下滑1BP。为何表现如此之好?招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98%,同比大幅下滑15个基点(主要受降息影响),对公和零售贷款收益率分别下滑14BP、34BP,拖累整体贷款收益率同比下滑22BP。而成本端优化明显,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仅1.59%,下滑14BP。其中,公司与零售活期存款占比总计64.45%,同比再度提升4.45%,活期存款成本率仅0.7%。

可见,在贷款利率下行周期中,优秀银行同样可以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长,且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当然,外资追捧银行,还有一个重要逻辑即是2020-2021年,银行累计下跌2.2%,为申万28个子板块中变现最差的。经历2年的深度调整,银行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水平。

今年,光伏ETF下跌22%,隆基股份下跌21%。然而,外资逆势整体加仓87亿元,其中加仓阳光电源75.3亿元,隆基股份28.4亿元。其中,北向资金重仓持有隆基465亿元,持有比例12.5%,为A股重仓股第5名,仅次于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招商银行及美的集团。

光伏是未来碳中和核心优秀赛道。现在,国内光伏行业发电占国内能源结构只有2.2%,预计到2050年光伏会占到39%。券商预计未来5年,光伏行业赛道增速有25-30%。且国内优秀光伏龙头在海外也拥有强劲竞争力,未来还可以走国际化的逻辑。要知道,全球75%的光伏产品都在中国生产,欧美光伏行业大部分公司在过去10年的竞争中已经败下阵来。

2022年,光伏行业的景气度依旧强劲。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1-2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0.86GW,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34%。这一新增装机量相当于去年上半年新增装机总量的83.4%,形成了今年“淡季不淡”的现象。

02

减仓方向

今年,外资疯狂减仓白酒、医药、家电,分别为181亿元、75亿元、64.4亿元。

白酒行业中,减仓前3为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分别为131亿元、33.6亿元、29.5亿元。减仓白酒的主要逻辑还是估值过高。

过去几年,白酒被国内外资金疯狂抱团,泡沫之巅是2021年2月18日。当日,白酒行业整体PE-TTM已经飙升至71倍,估值超过100的有5家,远超行业平均30倍左右的水平。

高端白酒,比如茅台,主要是杀逻辑,业绩并没有恶化,2022年管理层业绩目标是15%,超过2021年12.3%的增速。当前,茅台股价1784元,2022年EPS预估为48.024,PE仅37倍,已经是很合理的水平了。

除茅台外,其余酒企基本都会受到宏观消费持续疲软的冲击。另外,最近1-2个季度,国内新冠疫情反反复复,近期吉林、上海等地还未控制住。两大因素叠加,且相互影响,消费场景减少,对于高端白酒的需求量自然会减少(尤其冲击商务招待,大致占比总消费量的50%)。

医药板块呢,经历去年下半年的持续大跌,外资依旧整体减仓。其中,恒瑞医药大幅砍仓48亿元。今日,该龙头继续大跌4%,再创阶段新低,较历史高点已经回撤65%,踩踏尤为惨烈。

医药板块是业绩估值戴维斯双杀。业绩基本面动摇源于持续的监管政策,包括集采提速扩面、三明模式推广等,以及海外国际化逻辑受挫。政策改革的主线围绕共同富裕,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行业有望逐步过渡到公共服务属性。高层也曾多次强调:医改中坚持公益性,破除逐利性。

家电行业,北向资金减持TOP2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分别为28.5亿元、27.3亿元。

家电是房地产的下游。现在房地产正在去金融化,回归居住属性。国家已经不允许房地产占用过多的金融资源,也不能允许居民因买房背负高额的债务负担,因为这些金融资源没有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房地产的行业规模开始萎缩,家电作为下游,大方向是行业见顶,中长期投资价值降低。

03

尾声

过去,市场上有一种中美利差舒适区的说法,处在70BP—140BP。当利差低于50BP-60BP,会面临一定的资本外流风险。

今日,中美利差已经缩窄至12.2个基点。未来,随着美联储实质性加息及缩表,不排除倒挂的可能,亦会对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形成一定的压制,虽然大方向仍然是“以我为主”。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在接下来仍然会面临今年前3个月较大净流出的风险,亦会对A股的表现形成压制。与此同时,国内为了达到5.5%的增长目标,应该会有更多货币以及财政上面的支持,也决定了今年A股往下大幅下探的基础不再。

作为投资者,应该更为理性面对当前的市场,持有一些估值合理、增长前景良好的龙头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主要目的是稳中求胜。

有闲俱乐部2 http://www.webgnss.com/shangyedichan/xiezilou/8482.html

末日影杀者,有关劳动的名言,代替360, 在昨夜美股的大跌宕下,今日A股的走势也不尽人意,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大跌1.83%。从板块来看,热门板块继续大回调,其中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