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不死的教育股

  • 2021-06-10
  • John Dowson

近期多家大行关注建业新生活(9983.HK),并发表研报对公司表示看好。而公司股价最近表现也相当不错,走出了一波V型反转。在此背景下,市场投资者也对其后续走势能否持续表现给予较大关注,借此不妨英雄无敌5控制台,明月歌词,废柴英雄联盟,

杀不死的教育股英雄无敌5控制台,明月歌词,废柴英雄联盟,

这两天,中概教育股“不负众望”,延续了一个多月以来持续走低的趋势。

周一晚上,好未来低开超过6%,随即迅速跳水超过15%,然后用漫漫长夜来一点点地回升,终于还是定格在了6.43%的跌幅。

伴随着教育股的走弱,是近期教育机构正在大裁员的消息。

在一些机构的内部,有整个部门被连根拔起、全部裁掉的案例,更多的则是人人自危。

社会上,有求职者通过面试拿到了教培机构的Offer,却在入职前被告知公司叫停了招聘计划,甚至直言“即便你来了,也没有辅导班可以带了”。

按照越来越频繁流出的裁员传闻,今年暑期在线教育全行业裁减的岗位可能会超过10万个。

有人说,线上教育、或者说校外培训的寒冬来了。

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寒冬属于四季,而四季是个轮回。

这次的“寒冬来了”,不过是“寒冬又来了”。

1

风起

2014年年初,当时风靡全国的直播平台YY,以“颠覆新东方”为口号,在先后收购了雅思课程、名师团队和环球网校后,率先尝试了线上教育的形式。

YY平台的影响力,结合中国庞大且逐年增大的教育、教辅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4年中,教育企业的龙头“被迫”转型:新东方和好未来纷纷推出线上教育产品;互联网企业龙头来势汹汹:百度、腾讯、淘宝都加速了布局在线教育市场。

上百亿资本眼红这个崛起的赛道,纷纷涌进来,将在线教育行业彻底炒热——2015年中,中国在线教育机构,以平均每天新增2.6家的速度在飞速增长。

《2015中国教育科技蓝皮书》中显示,截至2015年9月,在线教育项目的数量已超过3000个。而2014年这些在线教育项目获得的总融资大概是11亿美元,2015年迅速增长到了17.6亿美元。

只可惜,创业火、融资火,在线教育在用户中并没有真正的火起来。

于是,早期的在线教育和早期的共享单车,以及后来的生鲜电商一样,一直困在创业、融资、烧钱、倒闭的循环中。

直到2020年,疫情的不期而至,使线上教育成为了一个卷土重来的超级风口。

居家政策带来的线上教学全民体验,是任何在线教育机构无论何时、无论花多少钱,都求不来的好机会。

仿佛是在一夕之间,各个教育机构铺天盖地地把你能停下来看一眼的每一个角落都贴上了自己的广告。综艺、真人秀、甚至春晚,都被冠上了它们的名字。

2020年前9个月,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网校在广告和销售方面的投放总额超过了50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以上。

在线教育,俨然已成为继电商、游戏之后,主流平台的第三大广告主。

2

乱象

钱多了,烧钱的花样也多了起来。

“9.9元购买清华北大毕业名师带队教授的课程”,一句广告语,直接曝光了在线教育的两个乱象:胡乱定价、师资造假。

放眼校外培训行业,以2019年北京新东方暑期补习班的数据来看,小学单科补习班的均价是110元一小时,中学主要单科(语数外理化生)补习班的均价是201元一小时。

可到了线上产品,动辄就是原价:2999、4999,然后上面一道横线,再用大字告诉你,“现在只要9块9”。

这9块9的产品,就算用最差的师资、只给你上一小时体验体验,也是亏本的——因为在去年,在线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在400-2000元不等。

而说到师资,那就更乱了。

比如在几家不同教育机构的广告中,出现了同一位“名师”,一会是“英语名师”、一会又是“物理名师”。

在被曝光后,几个机构紧急澄清,这位所谓的“名师”,不过是一个广告演员。而在监管介入后,还专门给教培机构立了个新规矩——要求所有广告主,必须要使用独家签约演员。

资本的爆炒,使整个在线教育和教培行业,几乎没有一个环节是健康的,同时还充斥着黑色幽默。

更有甚者,有的在线教育玩法竟和P2P殊途同归。如果被推销的家长表示不买课的原因是经济状况不允许,销售会立刻引导客户申请小额贷款。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2019年课外辅导的有效投诉量是735件,其中涉及到“贷款”的是29件;2020年全年,涉课外辅导有效投诉量增加到8700多件,其中涉及“贷款”的增加到了883件。

公司跟机构贷款卖课程,家长跟公司贷款买课程。整个行业中,仿佛人人都在借钱。

师资造假、课程定价造假、财务数据造假。整个行业中,仿佛环环都在造假。

一手烧钱、一手粉饰的在线教育,外表看起来一片繁荣。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带着炒作的心态,瞄准了“在线教育”中的“在线”二字,一头扎进了教育股。

教育机构和投资机构都烧钱烧得不亦乐乎,却没有发现,颠覆行业逻辑的政策已兵临城下。

3

蛰伏

从今年1月中纪委发布评论文章“点名”在线教育企业竞争加剧、行业内耗严重,到4月份几个在线教育龙头被处以顶格罚款;

再到5月24日,一张截图说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即将出台“双减”政策,将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假期不开课、不让上市、不让做广告”,消息一出,美股三大教育巨头的市值一夜之间累积蒸发了570亿元。

虽然“不让上课、不让上市”的消息很快被辟谣,但教育股,已在风中摇曳,投资者对所有关于校外培训的、带有“禁止”的政策,草木皆兵。

但是,如开篇所说,教育股并不是首次惨淡,教培行业甚至也不是首次变天。

2018年8月,《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就给教育股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杀估值”。

而三年后的今年5月14号,《民促法实施条例》终于出台了。民办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迎来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暴涨了一波。

但是这三年以来,《民促法》始终未变的立场就是——义务教育的事,资本少插手。

我们常说的K12教育,指的是学前教育到高中毕业的12年,是国际上对基础教育的统称。

我国目前是九年义务教育和十二年义务教育并行,但十二年义务教育主要在特区、民族地区试点推行。所以,总的来说,《民促法》规范的义务教育,指的就是K9。

因此,不难发现,目前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的惩罚措施,大都针对虚假宣传;

出台的政策,包括今年儿童节“献礼”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要求保障未成年人的“休息权”,总的来说,都是为了给围绕低龄教育的资本炒作降温的。

而我们讨论的在线教育龙头机构,很少有专门做低龄教育的,基本都覆盖K12教育、素质教育甚至成人教育。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行业逻辑改变,只是一部分业务的改变。监管的风头过去,资本难保不会杀个回马枪。

毕竟,从在线教育15年风起开始,教育股从未真正的被资本抛弃过。

以好未来的股价走势为例。

15年开始拉升,到18年《民促法草案》送审后,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腰斩。

18年10月开始触底反弹,走到了今年2月,股价翻了3倍。过程中,财报不及预期、疫情导致的线下停课、公司旗下的学而思APP被网信部门约谈等事件,都曾给好未来的股价带来过幅度不小的回调。

但每次回调过后,都是又一个历史新高。

直到今年初,随着国家开始出手整治校外培训市场乱象,再到《民促法实施条例》出台,教育股的回调又来了。

但这波回调叠加了两个前几年并没有显现的利空:

一个是宏观因素导致中概教育股今年普遍估值过高;

另一个就是七普数据的推迟公布以及随后出台的三胎政策。教育焦虑、教育成本,是横亘在生育率前面的两座大山,而无论是焦虑还是成本,背后都少不了校外培训、超前教育的参与。

于是,打压校外培训,目前普遍被认为是“三胎政策”的配套措施。

因此,二月至今的4个月左右,好未来跌没了近70%,几乎回到了18年那一波暴跌的底部。

4

尾声

眼下,教育机构以及教育股进入了寒冬,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它们大概只是蛰伏在这个冬天。

因为校外培训、甚至超前教育,在需求端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一方面,正如薛兆丰在评论“内卷”现象时候说的:让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加班的同事。

另一方面,大家都在说教育内卷,可高考,仍然是诸多“逆天改命”的途径中,对所有人开放的那一条。

体量如此巨大的市场,几乎和买菜一样、甚至比买菜更重要的教育刚需,想让资本不插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寒暑假不让上课,可以在周末上;电梯里、电视上不能投广告,就转移到线下地推。

我们无数次的重申,朗朗读书声的课堂、嘈杂却充满人情味的菜市场,都是最不应该成为资本角斗场的地方。

可谁又就此收手了呢?

黑科技大鳄 http://www.webgnss.com/shangyedichan/xiezilou/26799.html

英雄无敌5控制台,明月歌词,废柴英雄联盟, 在金融投资圈,傅鹏博这位大牛,常常被人亲切称呼为傅老师。 年少时,他确实有过从教经验。25岁那年,即1987年,傅鹏博在上海财经大学担任经管系讲师。后来,他离开了美丽的大学校园,开始混迹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