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美股IPO!锁定本地生活的哈啰出行,能否分得一杯羹?

  • 2021-04-28
  • John Dowson

从目前情况来看,银城国际控股(01902.HK)正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扩张周期。 地产行业迈过黄金发展的十年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人说,这个阶段只有得规模者才能得"天下",也有人说这个阶我们是兄弟17k

冲刺美股IPO!锁定本地生活的哈啰出行,能否分得一杯羹?我们是兄弟17k

作者:书逸

继滴滴在美秘密递上市申请传闻、嘀嗒在港递表之后,哈啰出行(以下简称“哈啰”)也终于要正式赴美上市了。

4月24日,哈啰出行正式向SEC提交IPO招股书文件,拟在纳斯达克上市,坐实了此前的市场传闻。

至今,共享出行领域那场惊心动魄的“彩色大战”仍令人记忆犹新,后来者哈啰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完成奇袭,并成为最终“幸存者”之一,这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但在几年过去后,想必不少人对其认识也还停留在彼时阶段。

事实上,哈啰在拿到蚂蚁集团那笔关键投资之后,便开启了加速扩张之路,不仅在共享两轮车服务领域一路攻城略地,同时在顺风车、家用电动车、网约车等多个赛道悄然布局。今年以来,哈啰高调官宣造智能两轮车,并上线“酒店”、“到店团购”等多个业务,进军本地生活市场。

众所周知,本地生活市场虽是一片沃土,但巨头环伺,哈啰同样作为后入局者,能否复刻此前的剧本,从而分得一杯羹、占得一席地?伴随招股书的出炉,或许会找到一些眉目。

业绩持续、全面增长

首先,哈啰的业绩到底如何?想必大家一直都非常关注。

根据过往三年数据来看(如下图),哈啰实现了营收和毛利的持续增长,同时净亏损比例也在不断缩小。

(数据来源:招股书)

即便面临去年疫情冲击,导致大众出行需求明显受阻,但哈啰全年的增长表现仍然强劲。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25.3%达60.44亿元(单位下同);2020年毛利同比增长70.64%至7.1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由2019年的8.68%提升了3.1个百分点至11.83%。

哈啰各项核心财务指标持续增长背后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最直接的反映在于总交易额(GTV)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8-2020年,总交易额由24亿元增至130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133%。其中,年度交易用户数(ATU)由1.07亿涨至1.83亿,每交易用户平均交易额(GTV/ATU)从22.3元升至70.8元。2020年底,年度交易用户为1.83亿,2020年总交易次数达52亿次。

众所周知,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总交易规模决定变现潜力,而以哈啰的增长趋势来看,说明其未来有充分的商业空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到2020年底,使用过两种或以上服务的用户占比34%,这体现了哈啰不同产品线之间的协同性。

综上可见,哈啰正处在良性成长阶段,这对于市场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进军本地生活,哈啰多赛道布局

1. 瞄准本地生活市场,多赛道布局马不停蹄

其实在去年底,哈啰方面就已袒露对于本地生活市场的“心迹”。

据悉,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曾在公开场合对外明确表示,将打造基于出行的普惠生活服务平台。招股书更是明确指出打造“中国领先的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这一战略定位。

而今年以来,哈啰在推出到店团购后,又上线哈啰酒店等业务。种种迹象表明,其正试图全面进军新战场。

2. 本地生活水大鱼大,哈啰入局情理之中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9.5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6%。同时,在线渗透率方面也将由2020年的24.3%提升至2025年的30.8%,线上化空间仍然较大。

尽管本地生活市场大,但不乏美团这样的霸主长期盘踞,哈啰又有何底气敢入局这一市场?

哈啰为何有底气入局本地生活服务?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二。

首先,尽管美团地位难以被撼动,但足够广阔的市场空间理应可以容纳更多的玩家分得一杯羹。从整体行业看,生活服务类中小商户众多,除头部商户外,八成的腰部和尾部商户的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这也正是哈啰的机会。

再者,从哈啰的策略来看,有其独到优势。其携共享单车,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从下沉市场闯出来,并逐步占领一、二线等高线级市场,相比美团单车,掌握着更具规模的共享出行流量入口,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哈啰之所以能在惨烈的共享两轮出行大战中突围,很关键的一点便在于,与强敌错位发展,为自身创造有利的战略机会。

其实,反观哈啰本地生活服务的布局路线,这点也是有迹可循的。

从哈啰几个新业务试点城市来看,均以下沉市场为主,以哈啰轻酒店业务为例,目前以服务于二三线城市、同时覆盖部分四线城市优质地段核心区域,以及大学城等其出行业务覆盖更高的区域。

另一方面,哈啰从单一的共享单车领域拓展至助力车、电动车及配套换电、顺风车、网约车等丰富的出行场景,逐步构建起一张完整的出行基础设施网络。

也就是说,哈啰一边在扩大出行服务场景,一边则基于出行网络及品牌,来逐步切入本地生活服务,可谓是步步为营。

其三,哈啰的快速做大,显然也离不开背后大股东蚂蚁集团的支持,而对于本地生活而言,阿里也垂涎已久。据招股书显示,IPO前,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Antfin(Hong Kong)Holding Limited以36.3的持股比例为哈啰的第一大股东。

阿里的庞大生态圈也是哈啰的优势,即能够渗透到滴滴等竞争公司很难进入的领域,如团购等阿里已经搭建起来的庞大的生活场景中。

值得一提的是,哈啰还获得了宁德时代的加持。2019年,旗下换电品牌“哈啰换电”获蚂蚁集团以及宁德时代联合注资,并在去年4月宣布再获中恒电气2亿元投资,并于11月启用全新品牌“小哈换电”。今年3月31日,在哈啰达2.34亿美元的G轮融资中,其中宁德时代投资了5亿元。不难预见,伴随蚂蚁和宁德时代两大战略股东的加持,哈啰所能获得的发展资源将是可以想见的。

4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如果最终美团垄断行为坐实,那对于哈啰这样的新玩家无疑也是一则利好消息。

两轮稳居第一,顺风车成为头部玩家,哈啰“飞轮效应”显现

按公司招股书划分,本地出行服务新兴本地服务构成了哈啰现时的本地服务格局。

其中,本地出行服务主要包括两轮共享服务(“哈啰单车”和“哈啰助力车”)和顺风车服务(“哈啰顺风车”);新兴本地服务主要包括“哈啰电动车”以及公司与宁德时代和蚂蚁集团合作推出的“小哈换电”以及哈啰打车等。

目前,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两轮车业务,同时顺风车业务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1. 两轮车业务营收高增长、毛利持续为正,两轮电动车售卖暗藏增长新动能

共享两轮车业务起家的哈啰,目前在这一赛道已站稳脚跟,并占据业内领先位置。

按总骑行次数计,根据艾瑞数据显示,基于2020年的总骑行次数计,哈啰以提供51亿次乘车服务(包括共享自行车和共享电动自行车)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共享两轮车服务提供商;而若按用户规模计,根据易观发布的《2020中国共享两轮车市场专题分析》,哈啰全渠道活跃用户规模长期居行业首位。

在地位上已领先的两轮车业务,营收正处于高增长阶段,且毛利已转正,并进一步提升。

招股书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哈啰共享两轮营收由21.14亿元增至55.03亿元,复合增速高达61.34%。同时,自2019年开始,哈啰的共享两轮业务毛利连续为正,且毛利率由6.4%微升至6.7%。

此外,哈啰也已官宣造车,入局“风口”正盛的两轮电动车领域。今年4月7日,其旗下哈啰电动车发布匹配两轮电动车产品的VVSMART超连网车机系统,并推出了首批搭载这一系统的新款两轮电动车产品,以把握车联网发展机会,并意图构建出行大生态。

而除系统和新车之外,哈啰电动车还发布了包括新款锂电池、换电技术和OTA升级等相关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在外界看来,哈啰正全面发力两轮电动车。

由于两轮车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加之哈啰持续深入布局,未来增长空间依旧可观。

目前,中国拥有3.25亿辆电动自行车,是全球最大市场。国内电动自行车的销量从2016年的3000万辆增至2020年的4500万辆,预计2021-2025年间的总销量将达到2.58亿辆。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空间大,尤其在智能化和数字化应用方面,仍大有可为。公开资料显示,智能两轮电动车的渗透率还不足5%。

而伴随新国标的落地及电动化、智能化及数字化趋势推进,两轮电动车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随之也将带动配套服务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例如,换电服务。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该市场规模已经从2016年的最低水平增长到2020年的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4.2%。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3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4.9%。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电动两轮车智能化渗透及应用水平的提升,将打破传统硬件厂商单一的盈利模式,借助软件服务迭代及订阅模式产生持续的收入,从而实现盈利模式的重塑。

2. 顺风车已成哈啰新增长引擎,2年抵对手6年

哈啰于2019年才面向全面全国正式上线的顺风车业务,去年也取得了显著突破。

艾瑞数据显示,按2020年GTV计,哈啰已是中国第二大顺风车服务商。2020年提供乘车服务达9450万次,GTV约为11亿美元,市场份额为39%

与此同时,该部分的营收与毛利年增速均在130%以上,可说是用2年时间接近完成了嘀嗒6年的成绩。

此外,从GTV口径来看,顺风车业务与两轮车业务可说是平分秋色。数据显示,2020年顺风车业务GTV约70亿元,占比在五成以上。

而哈啰顺风车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两轮业务的用户基本盘。招股书显示,在其顺风车用户中,新交易用户及新接单司机中差不多有四成均来自哈啰单车用户。到2020年底,哈啰顺风车已累积2610万交易用户和930万注册司机。

与两轮车市场一样,顺风车也属于高增长赛道。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顺风车服务的市场规模已经从2016年的55亿元增至2020年的1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9%。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14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44.7%。

随着顺风车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推动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哈啰未来顺风车业务的空间也将随之被打开。

3. 哈啰的“飞轮效应”正在显现

看到这里,对于哈啰的增长逻辑应该比较清晰了,共享单车作为流量入口,再通过持续的品类扩张及场景拓展,甚至向产业链上游渗透,打造出多条强关联的业务曲线,从而形成“业务飞轮”。

简单来讲,积累的用户多,通过促进转化,推动各项业务增长,由于规模效应带来边际成本下降,加之提升运营效率,进而提高用户体验,再度吸引更多用户,并提升用户粘性,形成正向循环。

同时,哈啰的“飞轮效应”也正在显现。数据显示,哈啰大约有六成的助力车新用户、以及差不多四成的顺风车新交易用户和哈啰顺风车新接单司机,还有超过六成的电动车新用户均获取自单车服务。此外,哈啰单车有8.4%的新用户获取自以上服务。

不难预见的是,随着哈啰围绕出行不断扩大场景及品类覆盖,可扩宽触达群体及增强用户粘性,从而可以实现在流量端持续反哺整个飞轮,进而加速“飞轮”的运转。

尾声

显然,哈啰早已并非当初“瘦弱”的“小蓝车”。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从激战的风口杀出,令人眼前一亮,并逐步开拓电车和四轮车市场,同时切入本地生活的多个业务领域,业务边界不断扩大,形成“飞轮效应”,从而形成了更大的势能。其成长背后的启示录,不可谓不值得深思。

哈啰的本地生活篇章还在继续,步步为营且有巨头撑腰,本地生活市场有望创造新的空间。同时,其上市大概率也将点燃市场的参与热情。而在上市之后,毫无疑问地,其也将收获更多的资源,加速其扩张步伐,从而更快实现有利占位。

我们是兄弟17k 2020年11月,作为iPhone12系列压轴的第二批次手机,iPhone 12 mini和 iPhone 12 Pro Max正式发售。然而不过短短3个月之后,市场就传出iPhone 12 mini即将停产的消息。不出意外的话,这款手机将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