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是创业邦推出的子栏目,聚焦科技企业,关注财报解读和新股发行,致力于发掘优质价值投资标的。 科技股周报,为你挑选过去一周(6月22日-6月26日)最值得关注的科技股新闻。 整理 | C蠢爸爸
基本面的崩溃令人绝望蠢爸爸
1
上海机场,市场公认的大白马。尤其是2017年涉足免税业务开始,短短2年多时间,股价翻了200%不止,即便是2018年A股遭遇至暗时刻,上机还逆势大涨14%。
但精彩属于过去。上机从2019年8月高点至今,股价已经大幅下跌42%。最近5个月,股价累跌37%。要知道今年1月29日,上机盘中站上81元,离历史高点很近了,然而紧接着3个交易日却大跌25%,后陷入震荡格局,不少投资者觉得市场已经消化与中免签订补充协议的重大利空。
没想到的是,上机本周一股价大跌5.5%,今日再度暴跌近7%,进入惨烈的下跌浪,令众多投资者惊诧与不解。
然而,在我看来并不意外。我们瞄一眼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待当前的上机就行了。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2019年曾是上机第5大股东,发生疫情之后,果断清仓退出了前十大股东序列。陆股通(北上资金)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今年以来大幅减仓2.56%,最新持仓市值仅为114亿,位列A股所有重仓股第50名,而此前是重仓股前20的常客。
我们从外资持股走势来看,去年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与中免签署补充协议之后,外资也是果断大幅减仓。2月1日和2日直接封板跌停,外资也跑不了,3日打开跌停板,外资一天跑路了超过15亿(持股数减少*收盘价进行估算),并在后面几个交易日大幅减仓超过30亿。
北上资金第一时间夺命而逃,此外第七大股东澳门金融管理局在四季度减仓257万股,减仓比例0.14%,一季度应该也有所动作。
当然,国内机构也没有闲着。公募顶级大佬——张坤操盘的易方达中小盘,早在2016四季度杀入上机(持股比例4.98%,第9大重仓股),一致持有到2020年四季度,期间会有小幅变化,均在前10大重仓股之列,但今年一季度已经砍仓,也有可能彻底清仓,退出了前10大重仓股之列。
2020年3月,张坤接受访谈,明确将上海机场定义为自己“最成功的投资”,并认为不受政策影响。从上机股价来看,张坤确实是吃到了最大的一波上涨红利。去年Q3-Q4,坤坤还逆势加仓,但为何今年一季度如此果断抛弃上机呢?
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机构,大幅减仓乃至清仓,指向了同一个逻辑:上海机场基本面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2
4月23日,在上海机场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莘澍钧表示,受到海南的离岛免税、市内的免税店以及跨境电商,还有进口关税持续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场口岸免税消费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变化,浦东机场此前免税红利难以为继。
莘澍钧的这句大实话被各大财经媒体广泛传播,对于最近的股价产生了不小冲击。但其实,这句原话早就在此前披露的年报中明确提示了出来。
上海机场可能面对的风险,来源:年报
免税红利难以为继,其实早在今年1月29日与中免签订的补充协议中已经可以找到答案。当时,笔者撰文——《上海机场还有未来吗?》,可以点击链接进行阅读。这里,我们再罗列一下主要逻辑:
按照补充协议和疫情节奏,未来数年,上机与中免基本都会按照第一种方式去计算收入。当月实际国际客流≤2019年月均实际国际客流×80%,其月实际销售提成=人均贡献×月实际国际客流×客流调节系数 ×面积调节系数。
其中,人均贡献参照2019年人均贡献水平设定为135.28元,不用多讲。客流调节系数按照月实际国际客流与2019年同月实际国际客流之比从低于30%至高于120%分别由高到低递减对应不同系数,而面积调节系数按实际开业面积占免税场地总面积的比例从低于10%至高于70%分别由高到低递减对应不同系数。
而此前的合同是“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其中上不封顶是指保底销售提成vs实际销售比例提成,谁高取谁。按照之前的合同,2019—2025年,上机能拿到中免保底收入分别为35、42、46、63、69、75、81亿元,合计410亿元。实际上,2019年上机便从中免手中获得了52.1亿元的免税店租金,远超35亿元的保底销售提成。
而签订新补充协议之后,保底躺赚化为了泡影,变成了“下不保底,上有封顶”,而这个封顶基本上是原有合同协议的底。
上海机场有两块业务,一是市场此前非常期待的非航空业务(免税业务),二是航空业务,包括包括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旅客服务费、安检费等。
免税红利被疫情严重削弱,然而此前保持小幅增长的航空业务也遭遇了重大冲击。
此前,上海机场的毛利率与净利率均比白云、首都、深圳机场要高出几个档次,主要逻辑在于上机的国际+地区(港澳台)占比要比其他机场要高很多。
国际+地区游客占比高,有一个好处,相对于国内航线收费标准要高得多。比如起飞25吨以下的飞机,国内航线收费240元,国际航线收费2000元。
在爆发疫情之前的2019年,浦东机场国际客流为851.36万人次(包含港澳台610万人次),占比全部旅客吞吐量的50.6%。过去是优势,疫情之后,相比同行却变成了大大的劣势。
新冠疫情在中国很快就被控制下来,国内航空业务陆续基本恢复常态,但海外疫情愈来愈严重,病毒变异也越来越厉害,放开国门的日子遥遥无期。
据国际航协预测,到2024年国际航空业务运输才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不过,这次新冠病毒跟过去的流行大瘟疫不一样的地方,病毒在不断发生变异,传染性太强,全球彻底扑灭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彻底放开国际旅客的条件),3年时间恐怕有些乐观了。
即便未来几年,国际航空放开了,恢复速度还要取决于人们的出行意愿,背后是跟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去年,全球主流央行释放了史无前例的货币洪水,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债务规模越来越高,其实正在孕育新一轮重大危机。
这样来看,上海机场未来几年的航空业务基本盘也遭到了冲击,比白云、深圳、首都机场要大的多。
免税红利被打掉,让市场没有了想象力,没了高度的业绩确定性,航空业务基本盘也持续受到海外疫情的冲击与折磨。很显然,上海机场的基本面逻辑发生了明显变化。
令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机场因为业绩受到冲击,稳定高分红戛然而止。上机从2000年以来,每年不间断进行分红,最近9年年年分红比例高达30%以上,但2020年直接挂0 。
综上分析,基本面发生深刻变化是机构们疯狂出逃上机的重要逻辑,毕竟他们大多是价值投资者。
3
有人会问了,上海机场逻辑走坏了,股价也跌了很多了,当前位置可以抄底吗?
上机因为利润变成负数,市盈率已经变成负数,单看PE走势图已经失真。这里,我们通过PB来大致看看上机当前所处的价格状态。
今日收盘后,上机最新PB为3.27倍,位于最近10年估值上线下方一点点,远高于估值中位数2.87倍。
从以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机场最近一轮估值提升源于2017年,当时上机开始涉足免税店业务,迎来了一波戴维斯双击,PB从2.39倍提升至2019年历史高点的6倍,PE从18.8倍提升至高点的35倍(数据失真之前)。
上海机场基本面崩了,此前的高估值状态不可维系,会走一波戴维斯双杀。如果上机回到过去10年平均PB估值2.87倍,估值还有14%的下跌空间。如果回到这波免税红利之前的2017年初(2.39倍),估值还有27%的下跌空间。
有没有可能回到2017年之前机场公共事业股的估值状态,在我看来,是有可能的。因为这次不一样的是,航空业务基本盘还受到了疫情冲击,而当时的航空业务还有小幅稳定增长。
过去,白马股杀估值杀情绪都不足为惧,因为可以依靠未来扎实稳定的业绩增长给消化掉。但基本面的崩溃才是无底深渊,会让持有者感到绝望。
4
2017年,上海机场这轮股价爆发之前,外资在2016年年中大幅加仓,长年持有。张坤也是,2016年四季度杀入上机并重仓,持有时间将近5年,可见外资和国内顶级基金经理的眼光是超前的,能够稳稳吃足这一波大涨红利。
但基本面逻辑变了,他们也很果断大幅减持,甚至清仓表达了最为鲜明的态度。然而散户却很愿意接盘,最新股东数高达292717户,较上期暴增116%。以史为鉴,没有了机构的加持,一家大型上市龙头想要重新大幅走牛几乎是没有可能。
在我看来,中长期(3-5年)而言,上海机场已经不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因为一场疫情,基本面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短期呢,我们不算命,也就不评判了。
蠢爸爸 总市值超过万亿的荷兰皇家壳牌集团,近日公布签署协议,将收购西门子旗下Ubitricity成全资子公司,以此对新能源赛道展开布局。 (https://www.ubitricity.com/shell-agrees-to-buy-ubitricity/)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