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油脂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对食用植物油有着强烈的刚性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主动扩大进口贸易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食用植物油更是已经成为了我神仙肉 一度君华
离谱!茅台被“碰瓷”,这只“仙股”改名茅台,股价暴涨33%!神仙肉 一度君华
就连子公司甚至茅台镇的酒厂都蹭不上的热度,一家以茶叶和化工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能够蹭上吗?
“茅台有H股可买吗?”某美股基金经理在2020年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这样问了一句。看来就连美股基金经理,都想买中国的“酱香型科技”呢。
春节前后,由于节日消费热潮带来的营收预期增长,以及公司自身基本面的稳定性,茅台等白酒公司不断砥砺上涨的股价又㕛叒叕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一些投资者甚至开玩笑说,只有“酱香型科技”才能“救中国”。
尽管部分美股基金合同中涵盖了港股,但当得知茅台仅在A股上市时,这位投资经理或许会感到些许失望。
但世事就是这么难料。
如果这位美股基金经理今天再看看港股市场,肯定会惊喜地发现,“茅台”在港股也有投资标的了!2月17日,一家名叫英文“China Dragon Moutai Group Limited”、港股代码为00362的公司,高开之后随即暴涨33%。
不过再定睛一看——我滴个乖乖!
这家“茅台”的总市值才7亿港元(贵州茅台的市值换算后已经接近4万亿港元)?!而且股价已连续4年多低于1港元,是一只所谓的“仙股”。
低配版茅台“概念股”
其实这家公司也不过是今天才成为“茅台概念”的。
就在昨天下午,这家代号00362的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 Maojian Group Limited”更改为“China Dragon Moutai Group Limited”,并采纳“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为啥只改英文的“第一名称”?改名是改给包括美国基金经理在内的“歪果仁”看的吗?是看不起说中文的投资者吗?
而除了市值只有7亿港元以外,信阳毛尖当然还存在诸多令人大跌眼镜的地方。点开公司F10数据,嗯,不错,公司前三季度营业额同比“大涨”50%到2.23亿港元。可是并没有什么用,公司净亏损同期扩大了50%。
再看看年度报表,公司在2017~2018年营收暴涨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净利润呢,则是一路坐滑梯如风一般潇洒地像地心引力低头。
有很多巴菲特的信徒可能会说,营收和净利润并不能完全反应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现金流折现才能体现这家公司的价值。
OK那这家“茅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怎么样呢?
嗯……还挺令人“欣慰”,2020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加”了近9000万元……虽然去年同期的数字是净流出的-8620.8万元。
看到这里,我觉得已经不必再继续扒财报了。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在房间里见到一只蟑螂,那就不要指望整个房间里只有这一只。
不做茶叶的化工厂,不是好“茅台”
撇开财报不谈,再继续深挖信阳毛尖的历史,居然还能挖到瓜。
打开信阳毛尖的公司官网信息可以看到,这家公司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饮品生产、销售、茶文化旅游、茶叶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型集团化公司。
而公司改名的时间在2018年7月13日。当时,信阳毛尖的名称还是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不过在董事会的决议下,才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这个更名的时间点也许并非巧合。
2017年,小罐茶火了。当年7月,央视播出了一个3分钟长的茶叶广告,“小罐茶,大师作”的标语和大师们共同出镜,引起大量关注。到了12月,正式上架不满两年,小罐茶实现零售额破10亿,投资15亿元的现代化智能工厂也在黄山破土动工。
当时,小罐茶的创始人说道:“小罐茶不仅仅是茶,而是我们基于对茶叶消费场景的洞察,锁定了一个人群,给出了茶的解决方案。”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无数资本开始进入茶叶赛道,大品牌对市场的掌控力有下滑趋势,2018年行业CR2下滑到65.1%,较2015年下滑了16.5个百分点,竞争日趋激烈。
那么在这之前,信阳毛尖是做什么的呢?
2018年之前的同一家公司主体,名为中国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煤相关化工及生物化工原材料制造及供货商。
2004年,集团预期原油价格将会有上升风险,因而转向致力拓展及研发煤化工产业。集团透过竞投、收购等形式成功地改造了四家国有企业,经过扩产和技术改造,形成煤相关化工原料的上下游业务生产链。于2007年4月4日出售旗下石油化工业务后,公司开始发展煤相关化工原料制造业务。
从今天信阳毛尖再次改名“茅台”的事情看来,这家公司对热点的追赶从未止步。可是这样一家善于感知市场热点的公司,为什么没有做媒体业务呢?
改了名,就是概念股?
其实上市公司改名,这事儿在二级市场上并不罕见。
仅在2020年,就有101家A股上市公司更改过公司名称。其中,因“主营业务变更”而更名的公司数量偏多,达43家,占比超四成,合情合理。
但回顾《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出台之前的资本市场史,上市公司的更名还有很多不怎么靠谱的动机。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主动更名的动机,无非是几个方面——企业并购重组、逻辑的转型、换马甲。
而换马甲的情况也分为几种,一种是上市公司原来的全称及证券简称没取好,不能体现公司的特点,或者是因为股东或者实控人变更导致的更名。
而另一种就是的纯粹的蹭热点。最典型的例子要属多伦股份非要更名为匹凸匹。
2015年为了沾P2P的“光”,一家名为多伦股份的上市公司将名字改成“匹凸匹”。当时多伦股份与P2P业务之间其实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关联。面对投资者的质疑,该公司表示有做P2P业务的打算。
可是改名以后,除了刚刚改名时因为炒作出现两个涨停之外,新的名称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多少好处,相反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原实际控制人鲜言也因为不规范行为被证监会处以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重罚。
2017年7月,为摆脱因不当更名对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该公司又由“匹凸匹”改为岩石股份。可是再看看这家公司的现状:ST的帽子戴上了就没摘下来过。
可是这家公司真的去做P2P了吗?随着2018年P2P的暴雷,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尾声:真·茅台律师函警告正光速赶来?
早在2019年年底,真·茅台——贵州茅台集团就已经停止公司使用“茅台集团”名称及标志了。
在那之前,贵州茅台集团子公司大多数采取“贴牌”的模式经行经营,基本都是依靠“贵州茅台集团”这块金字招牌背书。
对此,业内专家早就指出,茅台集团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子公司品牌打造打造,而且存在透支“茅台”母品牌的风险。贵州茅台集团也从2017年就开始大力梳理公司品牌,多次针对子公司产品条码进行专项整治,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据说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酒厂,包括私家作坊在内可能有上千家之多。而这些大小酒厂又何曾不想蹭一蹭“酱香型科技”的热度呢?
曾经的第101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拥有较大规模展位的酱酒企业就超过了20家,这些酒企大多来自贵州茅台镇产区。这些酒企从名称到包装以及宣传,“蹭茅台”热度的意图极为明显。
要知道,贵州茅台对于“茅台酒”名称的维权意识极强。贵州茅台董事长李保芳曾经要求,要下大决心加强品牌管理,堵住品牌严重透支的这道口子,既要兼顾眼前的发展,又要重视长远的发展。
2012年,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起诉荣和烧坊商标侵权,双方分别就“MAOTAI”字样的使用、包装的相似度等问题进行了陈述与辩论。后来是谁获胜,大家都知道了。
就连子公司甚至茅台镇的酒厂都蹭不上的热度,一家以茶叶和化工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能够蹭上吗?
我们唯一的态度,只能是吃瓜看戏了吧(手动狗头)。
神仙肉 一度君华 今日,恒立液压高开高走,截至午间大涨7.75%报127元,成交额近11亿元,最新总市值超过165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恒立液压一路向北,全年累计涨幅超过240%。2021年,该股还有多少增长空间? 恒立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